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
一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大成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时至今日,电子政务已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地方和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普遍开展,组织体系不断健全,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继续完善。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子政务应用深入推进,富有成效的典型应用不断涌现。2002~2012年可谓中国电子政务大发展的十年,电子政务建设在发展环境、基础网络设施、应用系统、门户网站建设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一)电子政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1.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回顾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电子政务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国家对电子政务的战略布局和总体部署密切相关。十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在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总体规划方面高瞻远瞩,适时调整和做出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相关部门重点围绕框架设计、机构安排、工程项目管理、网络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政府网站发展、信息安全保障等进行统一部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推进思路、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为全国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过去十年,国家先后出台了17号文件和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等规范性文件。200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原则、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等,特别是将“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网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健康发展。2006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8号),明确了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并对统一网络建设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加大了网络资源整合工作的力度。同年颁布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和《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2号)都对整合电子政务网络提出了要求。2009年4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加强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9]988号)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政务外网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并就推动政务外网的工程建设、业务应用、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等提出了相关要求,提出“为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充分利用好国家已建电子政务公共设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后原则上不再批准建设新的部门专用业务网络。财政部门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部门专用业务网络运行维护经费,并将根据各政务部门业务系统在国家政务外网上部署的进展情况,相应调整业务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该文件对整合业务专网、推进统一网络平台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会同国务院办公厅研究制定了《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和管理规划》,明确提出了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对内网建设的具体任务、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做出全面部署,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应用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我国还出台了电子签名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出台了信息安全保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目前,100%的中央部门都制定了关于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的文件、制度和规范等;50%以上的省级政府出台了信息化条例和管理办法。
表1 2002~2012年电子政务的相关政策文件
续表
2.行业标准规范的建立,为电子政务的业务应用提供政策依据
国家标准委员会开展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研究,正式发布了8个国家标准,完成了25个国家标准草案,建立了电子标准化工作服务平台。按照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规范,各部门根据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