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年09月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迈向21世纪的中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经济体制的转轨、产业结构的调整、分配模式的改变以及多种经济形式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与社会资源分配体系的重组。这种社会资源的占有、分配以及分配关系的变动,不仅引发了社会成员间原有利益格局的重大变革,而且导致了整个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要揭示和把握这一变迁过程及其发展趋势,从人们的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着手无疑是最好的切入点。
一 中国城市居民的职业评价
职业声望作为工业化社会核心价值的一种反映,一直被社会学家广泛使用,以从社会层面测量社会结构分化的方向和程度。职业声望由个人声望引伸而来,两者都是重要的社会现象。所谓个人声望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导致了对他人能力、品质、影响力等方面的评价,众人的综合评价即为被评价者的声望。声望高者受人尊重,声望低者则往往被人轻视。为此,声望提供了社会评价与社会分层的尺度。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组织日益取代家庭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场所,随着人们活动场所的扩大,诸多标志个人在生产组织中身份与地位的职业成了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地位标志,由职业团体所构成的社会阶层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可以说,在许多方面,职业群体都具备了社会阶层的应有特征:群体内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而在不同的职业群体间则存在着较高的异质性,群体之间差异明显。因此,在现代社会中,职业声望便取代个人声望成为社会分层的重要尺度。
职业声望作为一种社会学研究传统,是以解释社会地位与社会分层关系为其主线的。韦伯是最早提出用声望作为社会分层标准之一的学者。韦伯以后的声望研究从理论上讲仍围绕在声望解释社会分层结构中的意义和功能方面,不过更深入一层。具体来讲,一是对声望进行了经验研究和实际测定(Warner,et al,1963);二是将社会统计学方法运用到社会分层研究,发展出多种职业声望量表(North and Hatt,1947;Duncan,1961);三是将声望研究的成果引入其他专门的社会学领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地位获得模型(Blau and Duncan,1967)和社会网络理论(Laumann and Pappi,1976);四是通过职业声望进行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Treiman,1977)。
这些研究不仅在方法上更加规范,而且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解释,丰富并拓展了社会分层的研究领域。但总的来讲,以往的职业声望研究多着眼于静态的社会结构分析,本研究则试图运用职业声望量表与未来择业取向相结合的方法,揭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动态过程与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中国的职业声望量表。笔者于1999年7~8月在全国63个城市对2599名16岁以上的城市居民进行了一次抽样(采用概率成比例抽样方式,即PPS)问卷调查[1](本文中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数据均来源于这次调查)。问卷中一共设计了69种职业,请被调查者根据各自的主观感觉对所列职业的价值进行评价。每一职业的价值均可分为5个等级,并采用美国社会学家诺斯与哈特标准赋予一定的分数,依次为:“最佳职业(100分)”、“较好职业(80分)”、“一般职业(60分)”、“较差职业(40分)”、“最差职业(20分)”。将调查结果汇总后,求出每一职业的平均得分,据此做出中国的职业声望量表(见表1)。
表1 中国城市居民职业声望量表
续表1
续表1
续表1
在职业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了四方面原则:一是保证所选职业与其他国内外有关调查具有可比性;二是应为大多数被调查者所熟悉;三是能够揭示出中国社会所独具的一些特征,如所有制类型;四是要使所选职业能够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电脑网络工程师”,“计算机软件设计师”、“电脑网络系统管理员”等。
表1显示,位于前21位的职业得分都在80分以上,且除“歌唱演员”的标准差(19.51)较大外,其余20个职业的标准差均在13~16.6之间,说明中国城市居民对这些职业的共识很高。概括这一组职业的特征,可以看到几个很明显的标志:即政治权威、科学知识、复杂的职业技能和较高的收入。除此之外,具有时代象征的新兴产业似乎也是这组职业的一个特征,如:“电脑网络工程师”(88.6分)、“高科技企业工程师”(85.8分)和“计算机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