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
一 2012年辽宁社会保障事业的主要成绩
2012年,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全省各级社保部门坚持以民生为本的工作思路,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全面推动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生活发生了喜人的变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速,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振兴的成果。
(一)城乡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
辽宁的社会保险水平稳步提高,体系建设趋于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新农保”比国家设计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医疗保险费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截至2012年9月,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03.4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24.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46.4万人。辽宁还出台了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办法,实现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等政策参保;出台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两个实施办法;建立失业保险待遇与物价联动机制,保证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已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的老工伤人员各项待遇落实到位,继续提高工伤职工“三项待遇”水平。
1.养老保险水平持续提高
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在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逐年增大的情况下,通过积极筹措基金,辽宁连续11年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2005~2011年,辽宁已连续7次为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待遇(以下简称调待),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累计增加713元。2012年,辽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由2011年1462元提高到2012年的1662元,即人均每月增加200元。增幅达13.7%,是历年来调整幅度最大、且人均增加额最高的一次。高于全国平均调待水平3.7个百分点,年基金支出达108亿元。除中央财政定额补助外,辽宁自筹资金承担75.5亿元,调待水平和资金支出额度均位列东北第一位。
此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采取普遍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原则。具体调整办法是先按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后,再按不同时期退休人员退休时间段统一确定固定增加额。一是按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体现了鼓励参保缴费的激励机制,同期退休人员缴费年限长,增加的养老金就多。二是再按不同时期退休人员退休时间段确定固定增加额,体现了社会公平和待遇的平衡原则,使不同时期退休人员待遇水平保持合理差距,也有利于落实向高龄退休人员等适当倾斜的政策,体现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三是对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退休科技人员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体现了尊重知识和人才,落实国家重点倾斜群体的政策。四是对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给予适当照顾,体现对生活在这些地区退休人员的关心和照顾。
2.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完善
2012年辽宁确定的15项重点民生工程中,将进一步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辽宁还实施了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建立和完善谈判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实现全省“一卡通”。
(1)提高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保水平。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2012年4月,辽宁全面实施了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使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和70%以上。做好城镇居民医保扩面工作。2012年辽宁将更多的城镇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省里将参保扩面任务指标分解到各市,纳入市政府绩效考核范围,促进各地政府做好参保工作,通过政策调整,提高待遇吸引城镇居民参保。继续做好新生儿、中小学生、大学生、社区居民的参保服务工作,积极做好低保户、重度残疾等困难居民参保工作,提高对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参保缴费政府补助标准。
(2)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年人均筹资标准由230元,提高到29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240元,个人筹资50元。继续实行住院统筹与门诊统筹相结合的补偿模式,全面推开村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门诊补偿工作,提高参合农民门诊补偿比例。参合农民门诊补偿比例由35.92%提高到40%,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由68.14%提高到75%,封顶线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