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将其编入辽宁“十二五”规划纲要,写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形成了《辽宁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并以省委文件下发全省。2011~2012年,辽宁省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已在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 辽宁省社会管理创新的新特点
1.在社会管理思路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1)贯彻中央精神,把社会管理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从2011年年初以来,辽宁省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月25日,辽宁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精神,研究部署全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珉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深刻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会议强调,要从辽宁实际出发,全力做好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工作。
(2)结合辽宁实际,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年”活动。2011年上半年,辽宁省综治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决定从2011年4月起到2012年3月底,在全省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年”活动。为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各地主要做了以下8项工作: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机关干部下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发挥政策和制度优势,强化信访接待大厅的功能,发挥基层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站)的作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开展教育疏导和帮扶救助工作。
(3)营造发展环境,完善党委领导的社会管理格局。2011年10月10日在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对于“推进社会管理制度、体制机制和方法创新”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要求:完善党政主导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明确责任,加大力度,切实解决好群众关注、涉及民生、关系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主动回应群众合理诉求,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努力做好人民调解、行政复议、司法调解等工作,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4)制定战略决策,明确政府和工青妇组织的社会管理职责。2011年下半年,先后下发《中共辽宁省委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辽委发〔2011〕23号),和《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作用的意见》,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要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积极利用和依法管理互联网,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采取更加有力措施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明确工青妇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职能定位、主要任务、工作机制和保障条件。
(5)“两会”审议报告,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在2012年1月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省长陈政高作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部署,要求健全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基层管理服务能力;着力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和帮扶,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加强信息网络综合管理,促进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完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2.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1)调整综治体制,完善辽宁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制度。2011年,全国各级综合治理体制进行了重要调整,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改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综治委)。2012年4月27日,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在沈阳市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辽宁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并对今后的工作作出部署。会议指出,经过近年来不懈努力,全省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