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
丹东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属于辽宁边疆地区。它不仅是国内唯一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三沿”边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市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隔江相望,与韩国一衣带水。与朝鲜半岛有306公里的边境线,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同时,它又是处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联系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家和东北亚经济圈的“黄金结合点”,丹东港距韩国仁川港仅245海里,并与韩国、日本多个港口直接通航,是连接韩日两国十分便利的海上通道。这就使丹东具有发展对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十二五”规划以来,丹东已成为国家规划开发建设边疆对外贸易的战略重点和热点地区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下,丹东市委、市政府把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多层次的叠加机遇,使丹东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正以其创造的“丹东速度”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一 丹东对外开放的优势地位
丹东市所具有的126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是东北亚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经济圈重要交汇点,其地缘优势非常明显,赋予了丹东拓展辽宁沿海发展空间、加快与三大经济区域融合交流的重任,架起了泛黄海经济联通东北亚经济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是国家未来规划开发建设的战略重点和热点。合理利用其特有的、优越的区域地缘优势,不仅有利于加快丹东地区开发开放的步伐,也对于带动辽宁经济的腾飞以及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都能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1.丹东的地缘优势——东北东部出海口
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和环渤海经济带东段的丹东港,是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是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主要通道的连接点,也是连接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最便捷的海铁物流大通道。作为中国东北东部地区新的出海大通道,丹东港一直肩负着东北东部地区乃至东北亚走向世界的重任。
2009年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在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的“一核、一轴、两翼”总体布局中,丹东担负着建设东北东部最便捷的出海口,打造北黄海经济带龙头的重任。为此,辽宁选择在丹东区位条件最优、产业基础最好、基础设施最完备、发展潜力最大的130公里江海岸线、总面积567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建设了丹东沿江沿海经济带,形成“一核两翼两大板块”发展布局,加快港区建设和港城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以此推动沿海经济带的建设发展。
港口是丹东对外开放的最大优势。作为东北东部城市群最近的出海口,丹东港目前已与50多个国家、70多个国际国内港口直接通航。未来五年,丹东港将以每年增加8个5万~20万吨级泊位的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泊位数将由现在的26个提升到60个左右。与此同时,大孤山经济区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黄海翼丹东与大连的连接枢纽,2010年11月24日,丹东市政府与大连港集团合作开发大孤山经济区海洋红港区项目签约仪式在丹东山上宾馆隆重举行,它标志着丹东沿海开发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丹东港所属的第二个港口——海洋红港将成为未来东北东部新的出海口。
在合作建设海洋红港的同时,丹东还不断加大对大东港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大东港。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投资过百亿,建设粮食、散杂、通用、集装箱、矿石、油品化工等大型专业化泊位,投资力度和工程进度令全国沿海港口同行瞩目,填补了丹东港在粮食、矿石、化工、煤炭专业化、自动化装卸领域中的空白。目前,丹东港有5个10万吨级矿石、油品化工、散杂货泊位,4个5万吨级粮食专用码头,容积80万吨的现代化散粮筒仓、500辆散粮车投入运营,有力保证了东北东部地区北粮南运的周转安全。新建堆场、铁路装卸线、港内公路等项目及新购置装卸、运输等大型机械和拖轮多艘,港口的吞吐能力大大提高。2012年9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丹东港大东港区20万吨矿石泊位的核准申请,丹东港区20万吨矿石泊位是丹东港“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2013年这一项目将投入使用。矿石泊位,是深水港口功能和专业化码头实力的综合体现,从地缘经济角度审视,丹东港北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