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
2014年7月,《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横贯桂粤,上联滇黔,下通港澳,区位优势独特,是连接珠三角地区和我国西南中南腹地的桥梁和枢纽,是打造我国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对于新时期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东西互动融合,加快粤桂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南方经济新高地,推动区域经济深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 珠江—西江经济带协同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困境
珠江—西江经济带协同联动发展有着一定的基础,粤桂合作近年来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距离真正的协同联动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将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和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确定为规划实施的核心区域,2013年,上述11个城市土地面积为16.49万平方公里,年末常住人口有522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143.77亿元,占四省区地区生产总值的34.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达到15354.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063.26亿元。广东省四市面积合计33911平方公里、占全省18.9%,人口合计2650万,占全省25%,GDP约占全省四成。广西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7市,区域面积达16.5万平方公里,2012年末常住人口5191万。其中,又以南宁、柳州、梧州三大城市为核心区域,半径约200公里,面积77561平方公里,占全区32.65%,接近1/3,而GDP总值却占全区近一半,是广西核心经济圈。
(一)珠江—西江经济带协同取得主要成绩
1.粤桂产业合作取得显著发展
截至2014年6月底,入驻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1]的企业增加到6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1~6月,试验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4.45亿元,比上年增长81.08%;实现工业增加值27.87亿元,比上年增长81%。完成投资19.7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1.7%,其中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0.18亿元,基础设施投资9.56亿元。目前广西已决定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试验区建设,同时塘源一路、塘源污水处理厂、试验区起步区路网工程等5个项目纳入自治区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计划,总投资17.02亿元,将在未来三年得到自治区投资补助支持。
2.两广县域经济合作取得新的进展
2011年12月11日,广东、广西两省区在北京共同签署《“十二五”粤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在梧州市、贺州市与肇庆市交界区域共同设立产业合作试验区。2012年7月,贺州市八步区和肇庆市怀集县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在两县区交界区域范围内共同规划建设“两广合作怀集—八步试验区”,由此开启了两广合作的新篇章,迈出了两广县域合作的新步伐。2013年4月,陆川、化州双方依据《“十二五”粤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关于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以及玉林、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共同探讨陆川、化州粤桂产业试验区建设合作途径。双方就加强园区经济合作、加强重大项目配套合作、加强现代农业合作、加强美丽城镇建设合作、加强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加强定期会商合作六个方面达成了共识,落实了措施。陆川、化州县域经济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二)珠江—西江经济带协同联动发展的困境
1.经济发展差距大,经济时差难以形成联动机制
在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中,广州经济最为发达,其他城市较其差距较大。2013年,广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1.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2万美元,而南宁不足3000亿元,仅为广州的18.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刚超过6000美元,仅为广州的1/3左右。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近年来依靠转型升级正在向高端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相比之下,南宁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发展层次和水平,都离经济带核心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巨大的经济差异使得相关政策不能做到协调,难以形成联动机制
2.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政策规范、资源整合尚显不足
在投资环境上,近年来粤桂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软硬环境不断改善。产业布局上,随着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开展,为产业布局优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产业重点的战略协调、空间开发的梯度对接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一是政策不够规范,创业发展环境不尽如人意。二是资源共享、整合不够,各市比较优势发挥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