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
2014年7月,国务院以《关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4〕87号)正式批准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继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后,广西又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规划,有利于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的发展态势,对于西江流域各市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 2014年贵港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14年贵港市紧紧抓住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及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围绕建设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目标,以促进港口、城市、园区互动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以港口、城建、园区、农业、民生五个方面工作为重点,开创了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5.4亿元,增长5.2%;规模以上总产值796.81亿元,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6.2亿元,增长5.4%;财政收入66.11亿元,增长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1.41亿元,增长2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56亿元,增长11.8%;外贸进出口总额3.06亿美元,增长3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62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9131元,增长11.5%。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6∶40.9∶37.5调整为20∶40.4∶39.6,一产下降了1.6个百分点,三产上升了2.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继续提升,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85.2%,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6.9%。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总数达404家;新增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2家,总数达182家。节能工作成效明显,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7.2%,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2%。农业稳步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8.7亿元,增长3.1%;粮食产量154.8万吨,实现“十连增”;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19.7万亩,新增6.4万亩;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总数达107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32家,总数达1392家。服务业加快发展。美家居国际博览城、西江华轩物流中心等一批商贸项目和金田起义博物馆、西山泉旅游文化综合区等重大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旅游业健康发展,接待游客人数增长15.5%,旅游总收入增长25%。港口货物吞吐量5242万吨,增长7%,其中集装箱12.3万标箱,增长9.6%。金融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辖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05.75亿元,比年初增长10.8%;各项贷款余额546.92亿元,比年初增长13.9%。保险、邮政、电信等其他服务业实现较大发展。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市规模以上主要建设项目716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328亿元,其中实现开工项目243个,实现竣工项目170个。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35个,总投资266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39.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01.1%。其中,市文化艺术中心、西山泉国际养生旅游一期等6个项目实现开工,鸿耀新型建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等4个项目实现竣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变化显著,2014年我市城镇率达47.3%。加大民生保障支出,深入推进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生产、质量监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 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的基本情况
1.完善沿江产业布局
在大力推进沿江建材、冶金、电力、船舶修造、生物科技、食品等优势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贵港市主导产业为仓储物流、现代制造、食品加工、循环经济、休闲养生等五大产业,并优化和完善贵港江南工业园、覃塘产业园、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桂平市长安工业集中区、平南工业园区五大园区的规划。目前,五大园区总规面积148.9平方公里,主园区控规面积63.4平方公里,已初步形成了15个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坚持港产城互动发展战略,按照突出特色、差异发展,建设园中园的思路,规划建设粤桂(贵港)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钢材加工贸易物流园、有色金属新材料园、东盟(贵港)家具城等特色园区,引导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研究出台了《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决定》、《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港市工业园区项目入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