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成效与经验、不利因素及对策建议

    作者:陈玮 谢热 马进虎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摘要:

    本文根据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有关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以及“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和“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当前青海省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的具体实践,在全面、客观总结和评价创建活动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及经验的同时,系统梳理、概括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及其成因,并围绕下一阶段工作目标任务,提出了若干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开展两年多来,全省上下以《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引领,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向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战略转移,使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宗教和睦、文化和顺、社会和谐的局面进一步增强。

    一 开展创建活动的主要成效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发展差距得到明显改变。创建伊始,省委、省政府就把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首要任务进行全面落实,先后完成了大型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同时还实施了一批旅游、州县际、农村等公路及桥隧工程。到目前为止,共和—玉树高速公路基本建成,隆大、牙同和花久等高速公路也在加速推进,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000余公里,藏区通达公路的行政村增加约660个,基本实现了全省公路联网的目标。与此同时,机场、车站、铁路等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除完成西宁和格尔木两个机场的改扩建外,德令哈、花土沟支线机场已建成使用,果洛支线机场将于2015年底试航,青海湖和黄南、祁连3个机场也将上马;兰新铁路客运专线和西宁新火车站建成营运,青藏线关角隧道铺轨开通,格敦、格库铁路建设加速推进。此外,大力推进电力建设和电网延伸工程建设,以彻底解决民族地区长期面临的电力短缺问题。短短两年多时间,玉树联网工程投入运行;青海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全面完工,提前实现了大电网覆盖下全部无电人口用上电的目标;花土沟33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果洛与省内主网联网工程、塔拉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基本完工,将实现班玛、久治、玛多三县电网与省内电网主网相连。两年多来,一大批事关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陆续建成,成为服务农牧民群众、增进民族团结、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对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优化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完善、提升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能力。省委、省政府针对青海省农牧区自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尤其是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相对薄弱的实际,以疾病预防保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医疗体系为途径,优化重组卫生资源,将5万人以下县的县医院、藏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合并,组建医疗预防保健中心或医疗防保计生服务中心,实现资源共享、服务优质、效率良好的目标。与此同时,推进新一轮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取得良好成效,使农牧区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特别是藏区各州全部实现了以县、乡为单位儿童全程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目前,青海藏区已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牧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达到65.5岁。生存条件的改善和人性化服务的保障,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抚慰与安顿,所以,其社会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实施城乡安居工程,使民族地区群众住房升级换代加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吃、住、行等基本生活问题摆在一切工作的基础地位,优先谋划、实施,实现全覆盖。活动开展伊始,大力加强城镇保障房及农村奖励房、游牧民定居工程等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与农村危房改造等安居工程,并实施“草原新帐篷行动”,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4.07万套,惠及城乡居民50.9万户,85%的农牧民住房得到根本性改善。全省城镇住房保障标准提高到人均16平方米,农牧区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27.57平方米。总体而言,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大为改观,农牧民群众居住条件更加舒适、便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特别是随着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高原美丽乡村”新景象遍地盛开,处处呈现一派繁荣发展、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新图景。

    第四,积极扩大就业门路,实现民族地区大中专学生充分就业。两年多来,通过实施“春风行动”等一系列转移就业项目,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1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增长到89.4%。特别是在组织行政和事业单位公开考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