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
同德县地处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总人口6.67万人,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7%。长期以来,人均耕地和草场资源少、高寒缺氧、区位偏僻、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发、缺少二三产业支撑、整体发展水平低于全省藏区平均水平,贫困人口比重多年居全省之首。同德县的贫困问题在青海乃至全国藏区,都具有较为显著的代表性和同质性。2012年11月,青海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并实施了《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规划》,决定用3~5年时间集中力量解决同德县特殊类型贫困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同德县共减少贫困人口2.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75%下降到了16.6%,提前1年完成了减贫目标。《规划》中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总体进展顺利。2015年《规划》项目实施完成后,同德县有望实现“六个第一”。即成为全省牧区第一个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完整的县,第一个全面解决城乡供水、农田灌溉、灌区改造的县,第一个大电网覆盖到乡镇、村社的县,第一个无危房,游牧民全部实现定居的县,第一个广播电视全覆盖、教育文化卫生设施功能较为齐全的县,第一个率先退出贫困县、同步进入小康的县。开创了青海特殊类型地区扶贫攻坚的“同德模式”。
2015年8月,青海省社会科学院与海南州组成联合课题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同德模式”的创新做法和成效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以期对青海其他藏区贫困地区扶贫攻坚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 青海藏区扶贫攻坚“同德模式”的创新做法
在实践过程中,同德县采取因策扶贫、资源整合、特色发展、民生保障、制度建设、联点负责等一系列措施,有重点、有步骤、较为系统地进行了扶贫攻坚的探索和创新。
(一)以“三分天下”战略为蓝图,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面对全县草场面积小、耕地少,可利用资源缺乏,仅靠发展农牧业很难解决农牧民脱贫问题这一现实情况,同德县采取了“三分天下”战略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一是将1/3的牧户(2959户)搬迁到县城定居,牧户在原有的草场耕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基础上,以入股方式从专业合作社取得牲畜和草场的股份红利;同时在县城新区建设扶贫开发农贸市场、购置铺面为农牧民转产转业提供创业平台,鼓励农牧民从事对外租赁、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行业,进城创业以增加收入。二是将1/3的牧户(2170户)搬迁到各农业点新建住房与原有牧户集中定居,引导和鼓励牧户将草场、牲畜、饲草料通过入股方式获得分红,合作经济组织将所有劳动力组织起来,分别在45个绵羊养殖育肥小区和6个生猪养殖小区从事牛羊育肥、生猪养殖,以拓展增收渠道。三是剩余的1/3牧户在原有草场,通过草场流转,牧户逐步向现代家庭牧场发展,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二)以资源整合为平台,整体扭转贫困落后面貌
同德县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和能力建设五大类扶持项目,进一步加大了全县扶贫攻坚创新区、生态特色农牧业发展区、三江源重点生态功能区、牧区城镇聚集区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五区”建设力度。积极发挥各部门优势,有效整合了游牧民定居、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易地扶贫、人畜饮水、村道建设等项目资金,实现了整合资源和协同作战。这种整合资源协同作战的扶贫模式,从根本上扭转了该县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备,扶贫开发难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困局。
(三)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增强农牧民发展能力
同德县依托当地的草地资源、畜种资源和高原农作物资源,按照河北、秀麻乡高海拔地区建立有机牦牛繁育基地,尕巴松多、唐谷镇农牧结合地区培育种草育肥产业,巴沟乡农业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农区养殖业的农牧业发展布局和思路,大力发展高原有机牦牛、绵羊育肥、肉牛养殖、生猪繁育、珍珠鸡养殖等特色种养业,着力打造饲草料、牛羊肉、有机肥料、乳制品、藏服、石雕、民族工艺品等特色产品加工园区,有序有效流转现有草场和耕地,在推动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的扶贫产业发展,确保贫困群众收入稳中有增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
(四)以民生保障为基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
同德县始终坚持从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入手,突出抓好治安环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