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
区域不是孤立存在的,必定与周边区域发生一定的经济联系。而城市之间交通距离是计量城市之间空间经济联系的关键指标,这一指标的变化将可能导致城市群之间空间经济联系格局的重大变革。高铁在全国各地的开通所引发的交通革命,进而产生的国家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就是最鲜明的例证。2014年7月,《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中城际铁路网将以宝鸡-西安-渭南为主轴,自西安向南北方向辐射,涵盖20万人以上中小城市,形成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核心的“一小时快速交通圈”。这一项目的启动建设,对加快关中城市群建设步伐,推进关中城镇化进程将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 关中城市群发展现状
从行政区划来看,关中城市群包括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和杨凌5市1区,涵盖了关中54个县(市、区),拥有土地面积5.5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国土面积的27%,人口235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2.32%。
(一)发展基础
1.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作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最佳区域,关中地区是领衔世界的中国历史文化圣地。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关中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对外开放的核心引领区。历史在关中地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丰镐遗址、秦咸阳宫、汉长安城、隋唐长安城、大明宫等工程遗址、遗迹,以及秦、汉、唐代帝陵,使关中地区成为世界少有的古文化“天然历史博物馆”。
2.雄厚的教育科研实力
关中地区集聚了全国最密集的文教科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关中地区拥有各类公办高等院校52所,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3个、工程研究中心15个,同时拥有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曲江新区、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具备承接科研成果的产业基础条件。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定位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未来将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统筹军民科技互动发展,促进科教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1]。
3.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关中地区尽管地处内陆腹地,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辐射全国陆域空间最大的核心区域。关中地区目前已经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由航空、铁路、公路等构成的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通航站点已经超过100个,日均航班量800多架次,旅客吞吐总量位居全国第八。同时,郑西高铁、西宝高铁、大西高铁的开通夯实了西安北站作为连接东西的高铁路网枢纽地位,伴随未来西成客专、徐兰高铁郑徐段、宝兰段、西银客专相继建成,西安北站高铁枢纽站地位将更加凸显。
4.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
关中地区拥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是国家国防军工基地、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要装备制造业聚集地,是领跑西部的综合发展高地。关中地区在装备制造、高新技术、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领域实现率先发展,发展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支柱性强的产业集群。尤其是西安作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成套输变电设备、飞机制造业基地和钛材料基地之一,航空、航天、机械、电力设备、仪表、电子、软件开发、金属冶炼加工、机械制造等应用技术居全国前列。
(二)发展现状
1.空间结构
关中城市群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框架雏形。“一核”是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作为整个关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对整个城市群乃至整个西部的发展具有核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一轴”是指沿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依托次核心城市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等形成的西部地区发达的产业集聚带。“三辐射”是指三条以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为依托,沿向外放射的交通干线形成的城市发展辐射线。具体包括:一是沿包茂高速公路、西包铁路,向北辐射带动陕北延安、榆林等地区发展;二是以福银高速公路、宝鸡至平凉高速公路和西银铁路为轴线,西北向辐射带动陇东平凉、庆阳等地区发展;三是依托沪陕、西康、西汉等高速公路和西康、宁西、宝成铁路,向南辐射带动陕南汉中、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