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
进入21世纪以来,人才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作为新时期人才工作的重要创新,各地纷纷开始着手人才特区建设。自“十二五”初到今日,5年来,人才特区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其自身也在不断创新,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即是创新形式之一。追根溯源,无论是命名为“人才特区”还是命名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其本质都是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与机会,激发人才的创新与创造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京津冀作为全国人才、资本、技术等最为密集的创新创业区域,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在新的发展机遇期谋求京津冀三地人才特区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三地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回顾京津冀三地人才特区建设情况以及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探究京津冀三地人才特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有助于更好地贯彻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人才在京津冀区域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早日实现京津冀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一 北京市人才特区建设情况
(一)北京市人才特区建设概况
1.构建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
近些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力度,推陈出新,以《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主体,初步构建起一整套人才政策体系,纵向贯穿国家、市、县区三个层面,横向覆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扶持等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政策服务体系。其中,围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中关村人才特区所展开的一系列人才政策创新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近一个时期,北京市人才政策创新的着力点:一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二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三是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四是重点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密集出台的人才优惠政策、较为宽松的创业环境、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及海归高层次人才的自身努力,是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工作取得卓越成效的主要因素(见表1)。
表1 2009~2015年北京市部分人才政策
续表
2.以中关村人才特区为核心和龙头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特区,简称中关村人才特区,是北京市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在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立足顶层设计,采用多管齐下的建设思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总体上看,中关村人才特区在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一是不断创新与完善人才特区政策体系,为人才特区建设打造优质软硬件环境;二是组建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及多个专门人才工作机构,服务人才特区建设,服务人才发展;三是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建设世界级创新创业中心(见表2)。
表2 中关村人才特区各区县人才特区建设情况
续表
(二)北京市人才特区建设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及各种国家发展战略的不断推出,北京市人才特区建设既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各种挑战。
1.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功能重新定位,为北京人才特区建设带来新机遇与新挑战
按照国家最新思路,北京市作为首都,其城市功能重新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与首都原定位相比,应该说发生了很大变化。北京市应该尽快调整优化政策措施,通过重新梳理人才发展试验区(人才特区)建设的新方向,服务于首都新功能定位。
2.京津冀协调发展以及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为北京人才特区发展带来新挑战和新机遇
多年来,北京一直专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人才特区建设,与天津滨海新区人才特区、唐山曹妃甸人才特区、沧州渤海新区人才特区等在发展政策等方面并没有形成联动机制,甚至还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北京人才特区自身建设。未来,随着京津冀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北京如何协调与天津、河北的关系,通过溢出效应等带动天津、河北共同发展,实现中关村人才特区与天津、河北等地人才特区的协同发展,建设一体化的“京津冀人才特区”,共同参与到全球人才竞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