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
一 上海近年就业变动状况
近年来上海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就业总量不断增长,就业结构持续优化。从2007年至2011年上海就业总量从1024.33万人上升到1104.33万人,[1]同期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从53.71万人下降至37.2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上升较快,从422.55万人上升到445.08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548.07万人上升到621.97万人。在就业总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就业比例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从2007年至2011年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从5.24%下降至3.38%,同期第二产业就业比例从41.25%下降至40.30%,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从53.51%上升至56.32%。除了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呈现一直下降趋势以及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外,第二产业就业比例经历了一个波动过程。第二产业就业比例从2007年的41.25%下降至2009年的39.74%,此后上升至2010年的40.68%,2011年又降至40.30%(见表1)。
表1 2007~2011年以来上海就业变动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的波动,就业总量增加的幅度也相应变动。自1992年至2007年上海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达到15.2%的经济增长速度。而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以及自身经济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至9.7%,也是自1992年以来首次下降至10%以内;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至8.2%;2010年受世博会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重新超过10%达到10.3%;而2011年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至8.2%。经济增长作为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源泉,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就业总量增长程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2008年在经济增长速度接近10%的情况下全年就业总量保持了28.91万人的净增长;而至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时,虽然当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就业的措施,但就业总量仅增长11.18万人;至2010年随着举办世博会就业总量增长进一步上升至26.34万人;而2011年就业总量增长仅为13.57万人。虽然近年上海均完成了年初预定的新增就业岗位数,但考核目标仅是新增就业岗位而非净增就业岗位,近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在新增就业岗位增加的同时流失的就业岗位也相应增加,最终净就业岗位增加有限。
在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发挥了吸纳就业人员的重要作用。自2007年以来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岗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除2010年受世博会影响较2009年增加20.71万人外,其他年度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岗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岗位逐年上升,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就业弹性反映了经济增长创新就业岗位的程度。自2008年以来上海总量就业弹性处于较高的水平,2010年就业弹性达到0.24的高位,其他年度均在0.15左右,其中2009年最低为0.13。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波动较大;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除2009年为负值外均为正值;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保持了较高的水平,2008年与2010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均达到0.51,2009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低也达到了0.19的较高水平(见表2)。
表2 上海近年就业弹性
近年在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保持下降的过程中,就业总量增加较为缓慢,第三产业发挥了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这与近年上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有关。在就业总量增长较缓慢的同时,受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结构性就业矛盾进一步突出,青年失业人数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受《劳动合同法》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劳务派遣用工导致的矛盾有所加剧,影响到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总的来看,近年来经济发展发挥了促进就业的应有作用,同时上海针对就业总量与结构中的问题,尤其是及时根据变动的经济发展与就业形势出台促进就业政策,使得就业总量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促进就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上海促进就业的总体措施
自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海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在此背景下上海结合自身情况,有效借鉴国际经验,创出了一套符合自身实践的促进就业体系,并在实践证明成功的前提下向全国推广,对促进全国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动,上海及时健全完善促进就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有效形成政府、劳动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