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
国际、国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手工业民俗领域的保护。在传统社会中,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手工业工匠渐渐从原始的经济群体之中独立出来。数千年来,各行各业的工匠代代相传,在生产技艺方面精益求精,在技术传授方面讲究师承,且有各自不同的行话和禁忌,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手工业民俗。直到今天,传统手工业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区域里,在文化领域、经济领域依然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们展现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观。
手工技艺作为传统文化资源,具有一些显著特点:首先它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其次,它是经过历代手工业者传承并且不断创造手工技艺发展而成的,它凝聚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同时,手工业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鉴于手工业的特性,为进一步规范、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文化部印发《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文非遗发〔2012〕4号)。意见中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目前,这一保护方式主要是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实施。”为科学推进手工业民俗生产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政策指导。本文之所以以凤翔泥塑为基点,研究手工技艺类生产性保护模式,一来是因为凤翔泥塑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和产业基础;二来凤翔泥塑也面临手工艺类遗产在开发过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如过度开发、手工技艺与产业化开发的矛盾等。笔者希望通过对凤翔泥塑产业的田野调查,探索泥塑产业生产性保护开发新路径,并针对手工业民俗在生产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为手工业民俗保护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一 凤翔泥塑文化内涵分析
凤翔泥塑是中国民俗文化四大泥塑之一。凤翔泥塑俗称“耍货”,是老人们为赠送给满月小孩而制作的。凤翔泥塑保留着浓郁的乡土特色,以传统内容为主,艺术风格上粗犷大方,无纤弱之气,明显保留着周、秦、汉、唐的文化传统和风格。作品形态不一、手法细腻,造型简练概括、生动夸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给儿童最好的礼物”。
(一)悠久的历史和神秘的文化内涵
凤翔泥塑历史悠久,始于西周先秦时期,流传民间1000多年之久,是至今我国保留最古老、最原始、最具民族特色的手工制品之一。从文化根源来讲,泥塑图案可以上溯到原始艺术和远古图腾崇拜,具有类似先秦饕餮纹饰与图腾文化的神秘和古朴。比如凤翔传统的泥塑挂虎,其面部造型、构图和布局和周秦文化里面青铜器的饕餮纹非常相似。尽管有些专家们认为,凤翔泥塑的彩绘纹饰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有所不同,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反映出图腾时代的文化特点。但仍有不少学者将它那威猛而震慑人心的面部造型同商周时期的青铜饕餮纹饰相联系。笔者认为凤翔彩绘泥塑在饕餮纹的基础上配以具有象征寓意的花瓣、绿叶,并且色彩鲜艳,显得可爱吉祥;而青铜器纹饰上饕餮纹配以云雷纹等几何形体,则显得狰狞严肃。但人们希冀借助饕餮纹所特有的神秘力量来震慑鬼怪和驱除邪恶的文化功能没变,而这一原始特征的保留也正是凤翔彩绘泥塑的神秘力量和珍贵所在。同时,泥塑上绘以莲花、石榴花、蝴蝶等图案寓意多样,如石榴,意多福多子;艾草,意去毒辟邪;海棠,意富贵;蝴蝶,意多福;牡丹,意吉祥富贵;贯钱,意万贯利钱。使凤翔彩绘泥塑串联组合成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整体呈现出祈子、避邪、镇宅、纳福等寓意。
凤翔泥塑除了传统的坐虎挂虎等泥塑具有这种文化功能外,还有马勺脸谱和梭子脸谱。马勺原本是先民的一种生活用具,马勺上的图案是人们为了使自己的牲畜免遭大自然病虫的侵害,以保证自己能够在马牛的帮助下平安生存,并过上美满的生活而刻画的神灵符咒;梭子造型取自民间织布用的梭子样式,以民间社火脸谱图案为彩绘图案。一般采用树材桐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