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关于2007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

    作者:李扬 贾康 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贾康:大家好!刚才听了李扬所长的分析报告,我跟各位有同感,就是他这个报告的信息量很大,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的启示。具体而言,第一点,这个分析报告把握了大局。他把全球化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总体发展置于宏观分析的框架之内,力求把握全局,把各种相关因素打通。第二点,我感觉这个分析报告很有新意,他把一些争论性的问题都明确地提了出来,也不回避地提出了研究者的相关建议。第三点,从分析报告提出的见解看,李扬所长是下了很大工夫,做了系统的数据分析以后才提出来的,他的见解包含了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这就是我的感觉。当然了,中国的经济问题非常复杂,从各个角度得出的结论,都可能是见仁见智。所以借这个机会,我也谈谈自己的想法。

    我重点想谈四个层面的认识和个人的一点商榷或讨论意见。

    首先是对总体经济态势的看法。根据2007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11.5%。有些人认为,这一估计数据可能有点偏高,应该低一点,但也不会低到11%以下。现在一般的经济学研究工作者,包括朱之鑫同志都认为,我国国民经济并没有进入全面过热的通货膨胀,具体的论据可以增列若干条。我认为两条足以证明:第一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从产业结构上看确实找不到明显的瓶颈制约痕迹。不像过去经济增长速度一上去,有些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就跟不上,国民经济结构里的“短板”效应非常明显。第二是CPI在上涨的同时具有先导性的PPI却在下降。既然在中国当前的发展态势之下,我们主导性的观点还是认为国民经济没有进入过热的增长状态,那么如何解释中国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呢?

    在内部讨论的时候,包括我国的高端决策层也有这种倾向,就是认为中国经济这些年来的发展,既不能用世界上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来直接比较、阐释、说明,也不能用我们过去的历史经验来做阐释、说明。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碰到了全新的问题。也有国际学者持有类似的观点。实际上是说,现在我们碰到全新的问题。在国际上也有学者表述了相同的意思。比如一年前在北京教育台举办的高层发展论坛上,有外国学者就明确指出,从一个经济学者的角度说,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在如此大的国度,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保持如此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从而把中国的经济增长描述为一个经济学里令人叹为观止的案例。在具体的解释方面,我感觉刚才李扬所长报告的分析内容,实际上就是在往这个方向接近,试图说明现在的经济高增长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成因。这是我要讲的第一层面的认识。

    第二层面的认识,就是要正确理解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我们跳出原先已有的大家都认可的范式,当然也要借鉴原来的经济学知识,来做出新的说明。核心内容就是要对我们的潜在增长率要有新的认识。前些年,中国经济学家的一般说法是,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应该是8%~9%,但现在已经改变为10%~11%了。刚才李扬所长说的数字是9.5%~10.7%。很明显,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在中国又上了一个台阶。要分析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上升的原因,李扬所长报告里提及的一些内容很有价值,很有说服力。除此之外,我们当然还有很多因素,虽然不能穷尽地解释,但肯定也要涉及它们。比如,中国的情况太独特,它不是大国模型而是所谓的巨国模型,人类经济发展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模型。对于巨国经济的发展分析,肯定要加入新的因素形成新的模式。巨国模型首先突出的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二元经济体国家,在启动多元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后,又坚持一种坚定而渐进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独特的东西。俄罗斯虽然也是大国,但它的发展模式是大爆炸式的。另外,很明显,中国是后起的国家,经济发展一下子就越过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许多阶段。体制改革上也是这样,人家摸索了几百年的股份制,我们只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做得比较规范了。还有现在流行的人口红利概念等等诸如此类的因素,也是解释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上升不可忽视的理由。再次,还有一个适用性技术问题。我们引进掌握的一大批高新技术,在其他发达国家看来可能没有多大的意义,但它可能会给我国带来不可限量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是典型的实用技术支撑型经济,正是适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