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
一 2015年经济特区发展的基本背景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迈进,之前改革的制度红利已经开始消退,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政治法律要素、经济要素、技术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生态资源等)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原有的发展模式亟待改革,中国需要寻找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因此,需要从制度、体制和经济发展等层面创新,并形成彼此间有机且良性的互动,有效推进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机制、体制层面与时俱进,并走向国际。而经济特区在以上诸多方面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必将为中国经济的前行道路提供宝贵经验和重要指引。
总体而言,2015年中国经济特区的宏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社会经济等诸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年初以来,经济特区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主要表现为:第一,与生产增长速度相比,货币信贷供给增长速度偏快;第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外贸和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压力加大;第三,部分经济特区城市的房价和房租上涨过快,直接影响到年轻人创业、创新的可持续性和生活的稳定性;第四,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仍然比较突出。
经济特区发展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与生产增长速度相比,货币信贷供给增长速度偏快,会推高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过多的信贷货币供给直接为过快的投资提供了资金条件,同时,过度的投资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会形成出口压力,这在对外产生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同时,也吸引境外投机资本流入房地产业,并可能影响就业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上述问题是中国经济特区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在当前条件下的新表现,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经济特区的各项改革,同时要使其适应新阶段和新经济主体构成的基本运行规律和自身特点。
二 经济特区发展情况与评述
总的来看,2015年世界经济走势艰难曲折、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大幅下滑,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处于需求衰退周期逐渐转换为供给调整周期的阶段。为了平衡我国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均衡,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以创新大合作模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重现丝路辉煌,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三个新兴经济特区[1]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闪耀的“点”,国家对三个新兴经济特区给予了大力支持,寄予了使命期望。三个新兴经济特区为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创新、深入发展从沿海到内陆、沿江和沿边的“极点拉动”“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经济梯度发展战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小节通过梳理经济特区的最新进展,为经济特区进一步推进改革提供了良好、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今后中国社会经济诸多方面(经济、产业层面,文化要素层面,体制改革层面,生态资源层面等)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一)经济特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诸多方面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
1.经济特区在经济、产业层面的进展
201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为16001.98亿元,同比增长8.8%;珠海地区生产总值为1857.32亿元,同比增长10.30%;汕头地区生产总值为1716亿元,同比增长9.0%;厦门地区生产总值为3273.54亿元,同比增长9.2%;海南地区生产总值为3500.7亿元,同比增长8.5%。汕头、珠海、厦门、海南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347.56亿元,是深圳地区生产总值的64.66%,较2013年下降0.11个百分点,说明深圳在五大经济特区中的产业规模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此外,五大经济特区在产业规模、增速和产出效率方面的差距均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分产业来看,海南第一产业规模最大。2014年,海南第一产业是深圳、汕头、珠海和厦门四大经济特区第一产业规模总和的4.73倍,较2013年的4.68倍进一步扩大。深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模最大。2014年,深圳第二产业是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四大经济特区第二产业规模总和的1.62倍,较2013年的1.58倍进一步扩大。深圳第三产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