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
一 2014年度经济特区创新发展的总体概况
2014年是特区深化改革元年,各特区积极响应十八大号召,纷纷竖起深化改革大旗,根据自身特色与已有优势,就科技金融、民营经济、“互联网+”等进行改革创新,较之2013年,经济成果在规模和质量上更加突出。
(一)深圳市创新发展主动适应“新常态”
2014年,深圳经济发展注重量质并举,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跃居35%,经济质量、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人才方面,值得一提的是,《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发布的2014“中美创新人物”中国10人名单中,深圳占5席,而深圳全市人才资源总量也达到近400万人,人才力量储备得到进一步加强,虽然经济“新常态”是大环境、大趋势,然而深圳根据自身优势,打出“全民创业释放民间市场活力”“互联网金融打开互联网+新局面”“大力发展蛇口自贸区”等组合拳,以灵活的手法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
1.全民创业释放民间市场活力
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开幕式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辟“大众创业”新思路,形成“万众创新”新态势,这一论断与十八大深化改革、政府简政放权思路完全契合。“创业”这个词对于深圳来说并不陌生,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市就出台鼓励科技创业相关政策,吸引一大批人才来深创业,三十多年来,众多默默无闻的企业在深圳生根发芽,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从早期企业凋零到现在华为、腾讯等知名互联网企业林立,深圳完成了从“创新沙漠”到“创新沃土”的转变,一路走来,深圳获得的不仅仅是GDP数字的增长,而是重塑品质和内涵的“创业精神和文化”,引领新生代创客们在互联网时代进行科技创新,点燃新时代创业激情。2014年,深圳市入选国家级创新示范区,居全国前列,这是国家对深圳创新精神的肯定;深圳市政府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准入标准持续降低,截至2015年2月底,深圳有超过3万家科技型企业,中小微企业数量增长接近75%,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117户,居全国首位;近200万人在创业,粗略计算平均每17个深圳人就有1人在开公司;创办企业超过3300家,年产值过亿元的有三十余家。
深圳领先全国占领科技创业制高点,提前布局科技、互联网创业,下好全民创业先手棋,这与深圳独特的内在文化和外在环境有着紧密联系。其一,互联网创业氛围浓厚,早期的一批企业依托互联网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深圳支柱企业,“互联网文化”随着深圳发展而深入人心,黏合各行创业,加快创业速度;其次,人才红利丰厚,近年来,深圳市注重高端人才引进,有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深圳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近5000人,累计引进留学人员六万余人,仅2014年深圳市就有38人入选“千人计划”,比上年增加73%,为历来最高;最后,深圳宽容失败,创新需要试错,创业失败概率会比成功概率大得多,但是深圳特有的环境与文化会容忍失败,鼓励创业者不断尝试,最终结出胜利果实。
2.互联网金融开创“互联网+”新局面
2014年伊始,深圳提前部署深化金融改革大局,抢夺互联网金融发展先机。新年首个星期,政府发布头号文件《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提出26条金融建设意见,其中包含改革创新意见10个,分别就金融创新环境、制度、产品规划了深化改革战略,看点是第十七条用大量篇幅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