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
一 发展态势和总体特征
滨海新区全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5030.11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8760.15亿元,占天津全市GDP(15722.47亿元)比重由2010年的54.5%提高到2014年的55.7%,同比增长15.5%,近5年年均增长20.3%(见图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10年的435.41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028.20亿元,增长1.36倍,年均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743.5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213.87亿元,增长0.6倍,年均增长17.92%;2010~2014年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458.45亿美元,年均增长11%。2010~2014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23万亿元,年均增长22.9%。2010~2014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87.74亿美元,年均增长16.86%。
2014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4年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8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65元。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新区的居民收入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2)。
图1 天津滨海新区2010~2014年GDP
图2 天津滨海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变化及对比
(一)功能区与产业统筹发展,为新区转型发展创造优质环境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设,为金融、贸易等领域制度创新和开发开放带来新的机遇。2014年有674家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入驻,合同外资额达到228.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88.67亿美元,增长12.1%。其中,制造业实际直接利用外资83.29亿美元,增长15.6%;服务业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02.89亿美元,增长8.6%,占全市的54.5%。全年实际利用内资3600.32亿元,增长15.4%。
1.通过功能区内外联动发展,释放潜在的发展活力
新区通过把开发区、保税区、空港商务园、滨海高新区、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临港经济区、中心商务区和滨海旅游区等功能区与产业融合,使新区的产业布局形成了“谋划启动一片、开发建设一片、收益见效一片”的良好发展态势。
同时新区以京津冀一体化为契机,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北京的资金占新区全部内资到位额的70%,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目前,新区正积极推进天津自贸区建设,努力将滨海新区打造成北方对外开放新平台,进一步完善为京津冀及腹地服务功能,构筑与国际市场经济和贸易规则相接轨的开放环境。
2.各功能区增创新优势,使新区区域产业布局更加均衡
在“一城双港、三片四区”的空间布局下,构建“东港口、南重工、西高新、北旅游、中服务”五大板块,提升优势产业的集中度,使各大功能区实现产业集聚,推动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发展,突出各功能区的产业特色,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新区积极推进各功能区分工合作,实现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的转型。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务院批复南港口岸开放。以航空航天引领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保税区增长20%以上,第200架空客A320飞机2015年交付。高新区在未来科技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吸引360余个各类企业和项目加盟入驻,更令人鼓舞的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在2015年正式获批。东疆保税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更是令人瞩目,各项指标增长20%以上,初步建成高端航运物流基地、北方国际商品进口基地、国家租赁业创新示范基地,融资租赁资产达到3500亿元的第一艘国际登记船舶也正式落户。中新生态城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获批,吸引2000多家企业前来注册,示范区相应的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中心商务区正加快建设律师服务示范基地、金融服务中心等平台,力争重点项目早日落地。临港经济区工业增长更是一枝独秀,同比增长40%以上,随着装备制造、粮油等优势产业快速增长,工业区与港区一体化联动效应初步显现。2014年各功能区完成增加值见图3。
图3 2014年各功能区完成增加值
(二)以改革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水平实现新提升
1.先进制造业比重提升、主体壮大
2014年,全区累计实施850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719.91亿元,增长7.4%。其中滨海新区的汽车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