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
一 新形势下前海合作区的战略定位
2010年8月26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成立;2015年3月28日,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出台,前海合作区被定位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2015年4月21日,前海合作区作为广东自贸区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国家自贸区发展战略。短短的5年,随着“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一带一路”“国家自贸区试验区”等国家战略的陆续实施,前海合作区也相继被赋予“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自贸试验区”等重大使命,成为叠加国家三大战略实施的改革前沿阵地。
第一,“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战略对前海的战略定位。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深化与香港合作,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努力打造“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将前海合作区打造成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先导区以及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引领区。[1]
第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前海的战略定位。
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合作蓬勃发展,发挥前海合作论坛平台的建设性作用;充分发挥深圳前海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
第三,国家自贸试验区战略对前海的战略定位。
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围绕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总目标,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努力打造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3]
综观国家三大战略对前海的定位,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机制体制创新为核心内容
作为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前海合作区肩负着机制体制创新的艰巨任务。通过自贸区和深港合作,实现金融创新、法治创新、管理创新,构建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惯例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打造更加便利、安全、国际化、法治化的融资投资营商环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争取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这正是前海合作区要做的事情。
(二)以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为重点发展产业
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是国家在前海的产业定位。而其中重点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发展金融业,联合香港共同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业,与蛇口共同打造国际型枢纽港。
(三)以深化深港合作为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前35年,深圳通过与香港“前店后厂”的紧密合作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35年后在全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当下,深圳将依托前海合作区平台深化与香港在社会、经济、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合作,推进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建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联合香港共同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二 前海合作区取得的新进展
2015年,叠加国家三大战略的前海合作区在机制体制创新、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以及深化与香港的紧密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内容如下。
(一)机制体制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推进前海在机制体制上的创新,是前海发展的核心内容。2015年前海在金融制度、法律制度以及管理制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创新,具体如下。
1.金融体制创新:积极探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改革是前海合作区开发开放的重要内容。“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试验示范窗口”“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是国家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