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
一 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
1.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吉林省与“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深远悠长。据《尚书》《竹书纪年》《大戴礼记》等文献记载,吉林的“一带一路”建设可以追溯至尧舜时期肃慎人的方物之献,由长白山之北,跋涉数千里,朝贡中原。这是吉林省作为枢纽,构建东北边疆与中原王朝隶属关系的最早记录。东北亚丝绸之路初兴之际,作为东北亚最重要的地方政权和经贸往来的推动者,高句丽分别将位于今吉林省集安市的国内城、丸都城作为都城,前后多达400年之久。唐渤海时期,古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中国地方政权渤海国在珲春设立东京龙原府,经由今吉林省珲春市出海,横渡日本海,自此成为东北亚大陆通往海洋的港口,被誉为以珲春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陆路主要取道吉林,经由内地,到长安朝贡大唐的“渤海道”。这两条海、陆通道,不但极大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全面发展,而且为新时期的东北亚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明清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的繁盛时期,吉林省沿边地区人民与边境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出海捕鱼、经商等活动,并且开辟了珲春—新潟、元山—上海等航线。吉林市也是松花江—黑龙江水道的起点,主要通往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沿岸。此外,清代朝鲜朝贡盛京的陆路通道均经过吉林省的珲春和吉林市。吉林省是东北亚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据今人考证,通往东北亚各地的丝绸之路有11条之多(杨旸等)。今吉林省的四平、双阳、榆树、农安、吉林市、敦化、珲春等地,都是东北亚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流经吉林的松花江是千余年间物资运输的重要水道。清末民初,随着中东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相继建成并通车,吉林在交通运输网中的意义更加凸显。
2.具有良好的现实机遇
(1)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对外开放进行顶层设计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目前已完成“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1]2015年3月28日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对东北地区的定位为: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对俄铁路通道和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联通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为积极融入,2015年4月,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外经贸和商务部门签署了东北三省参与“一带一路”互动合作机制备忘录,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共同加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通过优势互补推动东北三省对外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国务院于2013年12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若干意见》,体现了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外开放战略是要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加大开发开放力度,以合作促发展,提高沿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保持沿边地区繁荣稳定。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发展,吉林省研究制定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实施重点工作推进方案(2013-2015年)》,明确了“两区、三带、四平台”的重点发展思路和十大重点任务,接连颁布了《长吉图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长吉图特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长吉图科技创新规划》《长吉图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规划》等一批具体专项规划。
(2)东北新一轮振兴提供发展机遇
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支持东北再振兴的政策举措,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开发开放战略提出新的要求,在对外开放态度上要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在对外合作领域要提升层次、提高水平,在对外发展上要开拓新的空间,开放重点放在面向东北亚区域国家的开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