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
一 问题的提出
作为“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措施的一部分,作为一项具有国际战略高度和长远观念的合作发展理念与倡议,“一带一路”以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多边机制为基础,借助已经形成、被证明效果良好的区域合作平台,发挥古代“丝绸之路”留下的“合作、交流、发展”的积极意象,延续其积极的历史作用,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构建伙伴关系,力求形成一个在经济融合的基础上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了关于“一带一路”的基本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份文件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中国积极行动、共创美好未来八个方面初步展示了“一带一路”的总体格局,明确了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几项原则,将目标定位为开发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之间广大腹地国家的经济发展潜力。
吉林省虽然从地理上看偏居东北一隅,似乎与“一带一路”的主线没有直接的关联,但上述文件并未忽略吉林省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文件设计的总体格局,“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提及了18个省级行政区,包括西北6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内蒙古自治区)、东北3省份(黑龙江、吉林、辽宁)、西南3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西藏自治区)、东南5省份(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内陆一市(重庆)。文件指明,“要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2]
由文件及其所提到的情况看来,吉林省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那么,吉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什么地位?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吉林省具有哪些引领和带动意义?“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对于吉林省法律制度环境构成哪些挑战?吉林省又应如何应对呢?本部分主要从法律制度所造成的软环境角度探讨吉林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民生、贡献国家社会发展等问题。
二 “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中的吉林省
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吉林省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其也必然会对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有力的推动。如果要在“一带一路”的交通发展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中占据主动和主导的地位,就必须从软环境的角度予以保障和协调。
(一)吉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一个重要的边境近海省份,吉林省东临日本海,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朝鲜北部接壤。有学者提出,在古代还有一条东北亚丝绸之路,西连长安,直接影响东北地区的民族、经济、文化。吉林省的抚松、农安、桦甸、珲春、敦化都在这些贡道上。[3]在历史上,吉林曾有很长一段海岸线,但晚清东北部分领土丧失后变为内陆省份。吉林省现在有11个公路口岸,其中1个口岸对俄、10个口岸对朝。已开通了21条国际运输线路,其中10条对俄、11条对朝;有40家企业、1100余辆营运车辆从事国际道路运输,初步形成了以长春、吉林为直接腹地,以沿边城市为前沿,以珲春为开放窗口,直接连接俄朝、辐射东北亚的国际运输网络。当前,吉林省在国家的鼓励下,与俄罗斯、朝鲜合作,例如规划珲春-海参崴高速铁路、推进与扎鲁比诺海港合作便利出海、推动图们江出海航行计划等,形成通畅的交通网络,尽快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地域,作为东北亚丝绸之路新的源头和起点,有效支撑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构成和发展,提升和发展对朝对韩贸易,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参与和融入地方、国家、区域经贸大发展的洪流。
(二)“一带一路”战略体系对吉林省整体发展的带动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总体目标为吉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思路,使吉林省政府和相关部门推出了新的举措。2015年2月25日,全省举行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落实年动员大会,会议要求全省上下迅速掀起真抓实干的热潮,迅速进入工作、落实和奋进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