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老城区老年宜居建设问题与对策——在北京历史街区老年建筑设计实践中的思考
    ——在北京历史街区老年建筑设计实践中的思考

    作者:程晓青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摘要:本文从作者近期在北京历史保护街区的几项小型老年建筑实践项目入手,通过深入的案例解剖和比较分析,对中国老城区养老体系发展现状、养老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和老年建筑规划与设计进行反思,探索符合老城区特点和需求的新型养老宜居建设理念与发展趋势,完善中国养老宜居体系建设。
    Abstract: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several small practice architectural projects for aged in the historic preservation district in Beijing. Through in-depth case anatomy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author try to rethink abou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pension system,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ystem and the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aged in old districts in Chinese c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nsion livable system in China,the author try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ension system,and to put forward a new construction concept accord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 needs of old districts in city.
    随着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推进,老城区养老设施建设项目激增,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共建成养老照料中心102所,按照计划2015年还将继续建设50所,以期实现2016年全市322个街道乡镇全部覆盖养老照料服务的总体目标。养老照料中心的规模定位一般以中小型为主,又称“微型”养老院,其服务内容不仅包含接待老年人入住,同时还可向周边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和助医等服务。目前其在老城区的建设方式主要是利用旧建筑改建或加建,依托的机构是街道乡镇,计划设置标准是大的街道乡镇设置1~2所养老照料中心,小的街道乡镇则可联合设置1所养老照料中心。近期此类项目激增的现象一方面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社会对于养老设施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则说明中国养老宜居建设已经进入向纵深发展的阶段,即向类型多元化、规模差异化、定位多样化和分布匀质化等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之下,近期笔者受邀参与了数项位于北京著名历史街区大栅栏附近的养老设施项目,这些项目虽然类型各异,但是由于其均坐落在老城区,建设条件具有相似性。同时,虽然上述项目建筑规模普遍较小,但其使用功能涵盖面非常广泛,设施定位具有代表性,设计理念和方法具备一定典型性,对于探索中国老城区养老宜居建设的发展具有普遍意义。本文即笔者结合对实践的反思,对于中国老城区养老宜居建设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的研究。

    一 中国老城区养老宜居建设的发展背景

    (一)社会层面: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设施不足的困难在老城区日益激化

    1.老年人口在新老城区分布不均,老城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

    在我国城市老年人口比例整体快速上升的趋势之下,老年人口在城市不同区域往往呈现分布不均的状态,呈现所谓“圈层结构特征”[1],即中心城区老年人口比例高于全市平均值,郊区县比例则下降至平均值以下。中心城区一般建设年代较早,属于老城区,其老年人口比例偏高现象的形成原因在于该区域历史街区和老旧社区密集、居住人口相对稳定和近年来发展较慢等。以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北京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总数约为279.3万人,老年人口比例为21.2%,而其中以西城、东城、丰台、朝阳和石景山等为代表的老城区老年人口比例则均已达到或超过23.9%,最高者已达2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见表1)。上述现象导致老城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尤为凸显,对于养老服务与设施的渴求非常强烈。

    表1 2013年北京市不同区域及老城区户籍老年人口统计

    2.现有养老设施不足且分布不均,老城区养老床位缺口巨大

    北京市“9064”养老模式——90%的老年人采用居家养老方式,6%的老年人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4%的老年人则入住养老机构以集中方式进行养老。目前,由于老年人口总体基数大,对于养老机构和养老床位的需求量巨大。北京市现有养老床位为8.2万张[2],与老年人口总数4%的机构养老床位指标之间存在3万余张的差距,其中以西城和东城为代表的几个老城区养老床位的缺口均在5000张以上[3]

    此外,根据中国老年人养老意愿调查分析:老年人外迁养老意愿普遍较低,就近、就地养老需求量大。然而与之相应,现有养老机构则主要分布在远郊区县,呈现中心老城区和远郊区县养老床位冷热不均、需求量与供应量严重脱节的不合理局面。上述反差导致远郊区县养老床位大量空置,而中心老城区则“一床难求”。以北京为例,现有中心老城区内仅有四所市属成规模的养老院,床位均很紧张,其中“第一福利院”的申请入住排队者的需要等到十年以后方可解决,很难满足老城区居民就近养老的需求。

    3.部分养老设施服务对象定位偏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目前,中国城市老年人高龄化和空巢化趋势明显。2013年,北京市8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总数的平均比例为17%,而在六个中心老城区该项指标均超过平均值,其中仅西城区8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就达到7.6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2.6%(见表2),占全区人口总数的5.4%。

    高龄化的发展趋势带来需要半护理和全护理的老年人比例不断上升,与健康老人相比,半护理和全护理的老年人就近入住养老机构、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和意愿更加强烈。然而,现有养老机构的关注人群则主要是健康老人,不愿接受需要护理的老年人,二者存在明显的反差,这是造成部分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