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
一 中国老城区养老宜居建设的发展背景
(一)社会层面: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设施不足的困难在老城区日益激化
1.老年人口在新老城区分布不均,老城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
在我国城市老年人口比例整体快速上升的趋势之下,老年人口在城市不同区域往往呈现分布不均的状态,呈现所谓“圈层结构特征”[1],即中心城区老年人口比例高于全市平均值,郊区县比例则下降至平均值以下。中心城区一般建设年代较早,属于老城区,其老年人口比例偏高现象的形成原因在于该区域历史街区和老旧社区密集、居住人口相对稳定和近年来发展较慢等。以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北京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总数约为279.3万人,老年人口比例为21.2%,而其中以西城、东城、丰台、朝阳和石景山等为代表的老城区老年人口比例则均已达到或超过23.9%,最高者已达2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见表1)。上述现象导致老城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尤为凸显,对于养老服务与设施的渴求非常强烈。
表1 2013年北京市不同区域及老城区户籍老年人口统计
2.现有养老设施不足且分布不均,老城区养老床位缺口巨大
北京市“9064”养老模式——90%的老年人采用居家养老方式,6%的老年人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4%的老年人则入住养老机构以集中方式进行养老。目前,由于老年人口总体基数大,对于养老机构和养老床位的需求量巨大。北京市现有养老床位为8.2万张[2],与老年人口总数4%的机构养老床位指标之间存在3万余张的差距,其中以西城和东城为代表的几个老城区养老床位的缺口均在5000张以上[3]。
此外,根据中国老年人养老意愿调查分析:老年人外迁养老意愿普遍较低,就近、就地养老需求量大。然而与之相应,现有养老机构则主要分布在远郊区县,呈现中心老城区和远郊区县养老床位冷热不均、需求量与供应量严重脱节的不合理局面。上述反差导致远郊区县养老床位大量空置,而中心老城区则“一床难求”。以北京为例,现有中心老城区内仅有四所市属成规模的养老院,床位均很紧张,其中“第一福利院”的申请入住排队者的需要等到十年以后方可解决,很难满足老城区居民就近养老的需求。
3.部分养老设施服务对象定位偏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目前,中国城市老年人高龄化和空巢化趋势明显。2013年,北京市8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总数的平均比例为17%,而在六个中心老城区该项指标均超过平均值,其中仅西城区8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就达到7.6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2.6%(见表2),占全区人口总数的5.4%。
高龄化的发展趋势带来需要半护理和全护理的老年人比例不断上升,与健康老人相比,半护理和全护理的老年人就近入住养老机构、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和意愿更加强烈。然而,现有养老机构的关注人群则主要是健康老人,不愿接受需要护理的老年人,二者存在明显的反差,这是造成部分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