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富强吉林战略的基本构想与实施思路研究

    作者:崔岳春 王天新 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摘要:富强吉林是关于吉林省产业发展的基本构想,形成了对吉林省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现存问题和现实机遇的科学判断和综合理解。其目标定位和基本构想的达成过程也是吉林省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确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因此,本文将富强吉林设定为吉林省产业发展的重要标杆,从重构产业格局、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型产业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等方面确立战略重点,并据此提出促进吉林省经济结构趋向理想状态发展的现实路径。本文首先对富强吉林战略形成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充分肯定了吉林省产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但同时也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诊断,并阐明现实发展机遇,其次提出了富强吉林战略的基本构想和实施思路。
    Abstract:Jilin prosperous is the basic idea about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Jilin Province, formed the basic situation,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Jilin Provinc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listic opportunity of scientific judgment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 process of the objectives and the basic idea is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Jilin Province,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Therefore, the prosperous Jilin set for an important benchmark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Jilin Province,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building new industrial bas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highlighting the private economy, promote the county economy and established strategic priorities, and thus provided a promote Jilin Province Economic Structure tends to be the practical path of the ideal state of development. Firstly background of prosperous Jilin strategy formation are analyzed, and fully affirmed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conomy of Jilin Province, but also on the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development were diagnosed and expound the fact that th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then put forward the prosperous Jilin strategy of the basic conce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deas.

    一 富强吉林战略形成的背景分析

    (一)吉林省产业经济形势的总体特征

    1.三次产业发展呈增长趋势

    2014年前三季度,吉林省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97.14亿元,增速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84.01亿元,增速6.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767.94亿元,增速7.3%。第一产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完成投资309.59亿元,同比增长46.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066.95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回升;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221.28亿元,同比增长17.5%,增势稳定。[1]吉林省以往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正在改变,逐步形成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态势。

    2.农业发展取得较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以来,吉林省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生产力居全国领先水平,2013年全省粮食产量突破700亿斤,跃升至全国第4位,粮食商品率保持在80%以上。2014年前三季度,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2]以蔬菜生产为主的设施农业、特种养殖业和园艺花卉业快速发展,特种产业贡献增加。[3]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多渠道、多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得到推广。农业科技转化程度提高,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均有所受益。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大推进,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2013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4028亿元,成为与汽车、石化并重的支柱产业。[4]

    3.工业增长势头稳定

    2014年前三季度,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4886.39亿元,同比增长6.5%,累计增速实现逐月回升;八大重点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4039.67亿元,同比增长6.7%,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2%。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08.48亿元,同比增长8.4%,贡献率达到31.1%;冶金建材业实现增加值652.54亿元,同比增长8.1%,贡献率为16.9%;医药业实现增加值359.30亿元,同比增长15.0%,贡献率为15.3%;石化、食品、纺织、信息设备制造、能源业的增速分别是4.0%、2.3%、12.0%、6.8%、2.6%,贡献率依次为9.0%、6.6%、3.5%、2.1%、0.6%。[5]此外,吉林省还积极研究制订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进程加快。

    4.服务业发展成效明显

    2013年,吉林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613.89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5%,同比增长8.7%。其中,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486.18亿元,同比增长5.2%;批发和零售业产值持续走高,实现增加值1080.58亿元,同比增长9.5%,[6]确保吉林省第三产业整体稳定发展。在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中,2014年前三季度吉林省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221.28亿元,增长17.5%,[7]虽较以往有所回落,但服务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5.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实力增强

    近年来,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规模明显扩大,涉及领域逐渐拓宽。2013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607.6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0.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28亿元,增长16.1%。[8]2014年前三季度,全省民间投资总额达到6193.59亿元,同比增长19.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72.0%,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9]民营资本在吉林省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不仅是全省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节点,也是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县域地区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特色区位优势发展本地经济,收效显著,以农产品加工为例,产品和服务质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时变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发展空间正在扩大,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二)吉林省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诊断

    1.产业结构转型进程滞缓

    与发达省份相比,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进程依旧滞缓。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一直存在。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较为失衡,如种植业中玉米、大豆等播种规模大,而烟草、药材等具经济效益的农作物种植规模较小,畜牧业中猪肉产量最大,但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工业产业结构偏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缓慢;服务业内部结构有待升级,金融、信息、技术等现代新兴领域发展水平较低。二是尚未形成特色产业链。优势产业之间在业务和技术上欠缺关联性,各自的产业特色和分工模糊,致使优势产业融合度低,产业链条断裂,产业丰厚度增加受限。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较小。吉林省的产业集群发展较弱,在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方向不明晰,相关配套设施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