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谐调吉林战略的基本构想与实施思路研究

    作者:徐嘉 姚震寰 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摘要:在“十三五”阶段,吉林省以五大发展战略为统领,在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浪潮推动下,加快吉林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全省各地区走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的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新农村建设,追求统筹协调、社会和谐的吉林战略。本文首先论述了谐调吉林战略的现实基础,指出吉林省的城镇化已经由数量扩张型为主的增长,向数量规模扩张与城市功能内涵提升并重的发展转变;接着提出谐调吉林战略的基本构想,即区域、城乡的协调发展,济社会和谐发展,同时说明谐调吉林战略构想的制约因素,最终落实到谐调吉林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
    Abstract:In the stage of the thirteenth five year plan,Jilin Province to f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s a guide,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a new round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the historical tide, accelerate the Jilin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pace, especially in the new town of advancing the process, adhere to the path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large, medium-sized and small cities and small towns, take in the province,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road of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pursuit of Jilin strategic co-ordination and the harmony of the society. First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of harmonious Jilin strategy, and pointed out of urbanization in Jilin Province has been from quantity expansion type growth quantity expansion and urban function connotation to enhance both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then put forward the basic idea of the strategy of Jilin harmon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economic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hat the constraints of Jilin strategical conception in harmony, and ultimatel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armonization of Jilin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and proposals for the.

    一 谐调吉林战略的现实基础

    随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吉林省的城镇化已经由数量扩张型为主的增长,向数量规模扩张与城市功能内涵提升并重的发展转变。

    (一)区域中心城市功能逐步健全和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

    吉林省在城镇体系建设中,重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各自的作用,功能互补,协调发展。2013年,吉林省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491.1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4.2%,比2012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47个百分点。但从吉林省2000~2013年这14年的总体形势来看,全省城镇化率提高4.5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仅0.35个百分点,落后全国平均水平,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1]

    1.大中城市多,人口比重大,结构层次较为先进

    2013年,全省大中城市达到29个,占城镇人口比重达到60%以上,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就2个,其城市综合职能突出,人口高度集中,区域核心主导作用明显。吉林省积极健全和完善中心城市,充分发挥长春、吉林的带动作用。同时,也加快发展一批区域中心城市,如四平、通化、白城等。并且引导和鼓励教育、医疗等资源流向中小城市,增强中小城市的吸引力,注重提升城市的内涵和质量。

    2.小城镇发展迅速,规模结构有所优化

    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并把发展重点放在县城和建制镇,因地制宜,走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吉林省的建制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40多个,发展到2013年的434个。吉林省积极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吸纳人口能力强的市级中心镇。注重建设特色小城镇,尤其是示范镇,重点选取市级中心镇,适当扩大规模和人口容量。2013年,吉林省启动实施示范镇建设,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共投放信贷资金117.4亿元;引进社会资金708亿元。实施各类项目185个,总投资910.7亿元,完成投资196.7亿元。

    (二)城市群建设结构合理,区域整体竞争力增强

    1.以哈尔滨、长春为核心的哈长城市群建设

    哈长城市群属于典型的双核结构,分为以长春为核心的长吉图地区和以哈尔滨为核心的哈大齐地区。从吉林省的三个城市来看,长春市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排在第一位,松原市排在最后一位。哈长城市群的居住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0%~40%的合理区间,长春市比哈尔滨市仅少了2平方公里(见表1)。2012年,哈长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200.6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7%。由于哈长地区城市面积较大,城市之间距离较远,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较低,因此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强度较低,发展空间较大。

    表1 2012年哈长城市群土地资源利用概况

    2.以长吉大都市区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群建设

    在长春周边聚集了吉林、四平、辽源、松原、公主岭、九台、德惠等城市和包括9个县城镇在内的200多个小城镇,吉林市是吉林省重要的旅游服务城市之一,构成了以长吉大都市区为核心,以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为支点的吉林中部城市群。2013年,吉林中部城市群的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了吉林省1915.03万人口、11181.4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和4662.24亿元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9.61%、86.13%和76.68%,构成东北中部地区现代产业发展密集区。到2020年,预期中部城市群城镇人口将达到1200万人左右,比2013年增加约2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比2013年提高9个百分点(见表2)。[2]

    表2 2013年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概况

    (三)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改善

    1.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有所提升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2013年,吉林省城镇公共供水和城市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3.5%和89.5%,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2%,全省已运行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量7.6亿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3%。每万人拥有小学以上教师人数、医疗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3.8%;2012年,城市道路面积为143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57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为124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710万平方米。从2014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资金和福彩公益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补贴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

    在义务教育方面,制定并实施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在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