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
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1]。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依据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制定专门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长期规划。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近年来,吉林省对农民工培训比较重视,采取了相当多的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绩。由于一些原因,在吉林省农民工职业培训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政府应着力解决农民工培训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尽早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使农民工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能够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一 城镇化背景下吉林省农民工职业培训
(一)农民工职业培训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的主任郑功成认为,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或非农领域务工的劳动者,这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志。同时,农民工是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过渡现象,它的出现体现了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加速转变的重要阶段,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2]在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中,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从事建筑业、制造业、餐饮业和服务业。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以农民工为主要的培训对象,并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供专门的以生产、生活知识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职业培训有三种形式:灵活式培训、集中式培训、委托式培训。现在的技能培训大多由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来完成。
(二)城镇化背景下吉林省农民工职业培训
在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也应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3]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据有关测算,“十二五”期间,将有6000万农民进入城镇。有研究表明,“接受过职业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供给严重不足”[4]。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其职业技能水平也低,造成在城镇就业不稳定,留在城里很难,农村又回不去,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因此,城镇化最大的困难不是“城”,而是“人”。为此,需要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国家非常重视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14年3月19日,国新办举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情况新闻发布会。规划中设立了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主要包括了五类培训:一是开展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一千万人,到2020年使每个农民工都可以得到一次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基本消除无技能上岗的现象。二是开展在岗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到2020年前,每年培训一千万人,使大多数在岗农民工都可以由普工发展为新型技工。三是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创业培训,每年培训一百万人,主要是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四是开展社区公益性培训。五是面向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并且对退役转业军人组织开展劳动预备制技能储备培训。[5]可见国家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培训工作,规划的农民工培训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速度也比较快。2011年末,吉林省城镇人口1468万人,到2015年,吉林城镇人口达到1680万人,新增城镇人口212万人,到2020年,吉林省总人口将达到2870万~3000万人,城镇人口达到1800万~1930万人,新增城镇人口330万~460万人。[6]三四百万农民工进入城镇,解决农民工的安居乐业问题,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将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三)吉林省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措施
最近几年,吉林省把握住了国家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有利契机,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以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权益维护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春风工程”。同时,积极创新培训模式。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