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江苏加强文化建设的思路、重点与对策

    作者:韩海浪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摘要:近年来,江苏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三强”目标,努力提升“六个能力”,大力实施“八大行动”,很好地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可以看出,近年来江苏文化建设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也为未来江苏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首先肯定了近年来江苏文化建设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然后江苏文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及重点,指出江苏文化发展,总体上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根据国家和全省总体发展计划要求,以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所确立的“三强两高”为目标、八方面30项任务为抓手,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最后为江苏文化建设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并重,建设思想文化高地、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适应信息化新常态,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等。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Jiangsu tightly around the "Sanqiang" goal,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Six Skills", vigorously implement the "eight action", well played a leading culture fashion, educating people, social servic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ole. It can be seen, in recent years, Jiangsu cultural construction has not only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s, but also for the future of Jiangsu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a new level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Jiangsu in recent years not only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s, and then the main ideas and key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Jiangsu, points out that the Jiangsu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in the series important speech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visited Jiangsu especially important speech as a guide, according to the state and the Province's overall development plan, the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the government "on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a new level of opinion" established by the "three high" as the goal, eight aspects of the 30 task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a new level;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 Suwen construction, including both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highl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to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information,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Etc..

    一 江苏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江苏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三强”目标,努力提升“六个能力”,大力实施“八大行动”,很好地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可以看出,近年来江苏文化建设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也为未来江苏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江苏坚持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并重、文化涵育与实践涵养并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明确了具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与“两个率先”进程相适应的新成效,具体体现为“两个巩固”得到加强、“三个自信”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三创三先”精神广为弘扬、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二是理论先行。省委宣传部组织编撰出版了国内首套14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努力把江苏打造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理论高地。三是全方位、多媒体、立体化宣传。全省综合运用理论宣传、新闻报道、文艺出版、社会宣传等立体化手段,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类媒体,全方位、全栏目、全天候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核心价值观送到千家万户。此外,全省还大力发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实际工作和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全民参与、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思想文化工作

    1.舆论宣传

    新闻出版方面。江苏深入实施精品出版战略,获得各类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入选中国出版政府奖项目、中华优秀出版物种类等都居全国前三名行列;主题出版方面,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报道,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出版物;精品生产方面,入选国家级奖项和评优项目数量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正式通过,成为我国首部促进全民阅读的地方性立法,是江苏省创制性文化立法的成功实践。

    广播影视方面。江苏广播影视坚持以主旋律报道为基点,通过打造创新性节目、加强影视剧发展、推进媒体融合等,在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有效地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江苏积极推进媒体融合,提高传播有效性。全媒体记者队伍日益壮大、全媒体新闻报道设备不断优化,新媒体用户规模成倍增长。江苏网络广播电视台2014年荣获全国“最具影响力网络广播电视台”称号。2015年上半年,江苏有线成功上市,全省城市影院票房总额居全国第二。

    2.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内容广泛,文化遗产保护、对外文化交流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等都在其内。限于篇幅,本文仅选取文艺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这三个方面加以概述。

    文艺创作生产动力强劲、势头良好。2011年,顾芗再获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大奖”(三度梅)。2012年江苏有长篇小说获全省历史上第一个茅盾文学奖(第八届),2015年再有长篇小说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书写了江苏文学的辉煌历史。2013年,原创话剧《枫树林》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昆曲《牡丹亭》、锡剧《一盅缘》分获文华优秀剧目奖、剧目奖,取得近10年来参加中国艺术节的最好成绩。5台剧目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获奖剧目数全国第一;出台《关于加大资金投入繁荣美术创作的意见》。34件美术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入选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率先在全国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取得新进展。

    文化设施全国一流,是全国最早实行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地区之一,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总数居全国第一,美术馆普查数量也居全国第一。国家一级文化站239家,国家级乡镇文化站达标率位居全国前列。2014年江苏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86.9%,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3个百分点。全省累计建成农家书屋数量居全国第一。

    2014年,全省有31个县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总数居全国第一。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