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研究

    作者:黄群慧 李晓华 贺俊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摘要:

    在世界范围“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断拓展、全球投资贸易秩序加速重构,以及中国全面改革日益深化、“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推进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功能、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都将发生深刻的转变。“十三五”及未来更长时期,工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将逐步由过去粗放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和模仿创新转向精益化生产和自主创新。工业发展战略的重点是提高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工业增长由人力资本和物质要素总量投入驱动向知识、技能等创新要素驱动转型,构建产业结构合理、技术水平先进、生态环境友好、附加价值高、创造高质量就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

    “十三五”是我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关键五年,在世界范围“第三次工业革命”加速拓展和我国全面改革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功能、工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以及国家促进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将发生一系列深刻转变。工业对于国民经济社会的核心功能,将逐步由过去的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为主向促进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从而提高整个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能力为主转变;工业的发展方向将逐步由过去的结构优化向核心能力提升转变,发展模式将逐步由过去粗放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和模仿创新向精益化生产和自主创新转变;国家促进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将逐步由过去的结构性扶持向普惠性的经营环境改善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转变。

    一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进展

    发布于2011年3月16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与产业转型升级有关的目标主要包括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等三个方面内容。2011年12月30日发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十二五”期间工业转型升级目标,包括: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和军民融合水平显著提高、质量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等方面(详见表1)。

    表1 产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目标及进度完成情况

    续表

    续表

    “十二五”以来,面对欧洲主权债务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缓慢回升的国际环境、国内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和低成本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挑战,我国工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的成效。

    一是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为160722亿元,2013年增长到210689亿元,按2010年不变价格达到205624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8.56%,超过“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8%的目标值。但是也需要注意工业增加值增速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11年的10.4%下降到2013年的7.6%,2014年前三季度增速进一步下降到7.4%,完成“十二五”增长目标的任务仍非常艰巨。

    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R&D经费支出从2010年的7062.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1846.6亿元,增长67.7%,R&D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1.76%提高到2.08%,提高0.32个百分点。“十二五”规划目标为2015年R&D强度达到2.2%,2013年底已完成计划进度的72.7%。2013年底,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02件,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3.3件的目标。有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从2009年的8.5%提高到2011年的11.5%,2013年达到1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2009年为0.69%,2011年达到0.71%,2013年达到0.80%,与2015年1.0%的规模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0.10∶46.67∶43.24;2013年为10.01∶43.89∶46.09,第三产业比重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部门,其中工业占GDP的比重从46.67%下降到43.89%,三次产业结构明显改善。“十二五”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7%,比2010年提高约4个百分点,2013年末第三产业比重46.09%,已完成规划目标的77.25%。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明显进展,产能过剩问题有所改观,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获得较快发展。汽车产业前10位企业集中度从2010年的82.2%提高到2013年的88.4%,提高6.2个百分点,完成规划目标的79.48%,但是钢铁、造船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比2010年有所下降。

    四是两化融合深入推进。通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电话普及率从86.41部/百人提高到109.95部/百人;互联网普及率从34.3%提高到45.8%。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和市场交易,2013年,制造业每百家企业拥有网站个数达到68个,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比重达到7.2%。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熟的推动下,商业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演进,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