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政务公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制度。而基层公开又是政务公开的重要领域,是指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主体的基层,通过一定形式和程序公开基层事务信息,并接受广大群众监督的民主行为。深入推进基层公开,对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深化基层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一 建设背景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全面推进和持续深化政务公开,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大大提高了政府透明度。
2007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颁布后,成都市以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为抓手,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使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步入规范化、法治化阶段。成都市相继编制完成了覆盖市级、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目录体系,使政务公开工作在全市各级行政机关以及承担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进。但受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基层公开基本上还采用固定公开公示栏、黑板报、宣传册等传统方式,而且存在内容有限、更换成本高、周期短、范围窄等局限,同时,还存在基层法治宣传形式单一、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广大群众获取信息的手段日趋多元化、智能化和便捷化,民主法治意识显著增强。传统治理方式与群众现实需求有一定差距,已经成为深化基层治理特别是基层法治建设的难题。因此,探索创新更加切合基层实际的快捷有效的治理方式尤为必要和紧迫。
二 建设思路
成都市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秉承“互联网+”思维和理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探索成都市深化基层治理的新思路。
2013年,成都市委市政府确定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建设全市统一的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基层平台)。该平台以“宣传平台、工作平台、服务平台”为定位,构建政策法规、基层公开、便民服务、沟通互动、监督管理、服务发展六大内容体系,打造集普法宣传、信息公开、服务群众、网络监督于一体的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网络,实现了全域覆盖、全员覆盖和全时段覆盖,只要有网络的地方,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基层平台提供的各种服务,参与基层治理。如同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营、开在群众身边的24小时政务服务便利店,基层群众可随时查阅相关的法律知识、重大政策,了解村(社区)事务,参与基层自治等。
三 主要做法
1.抓好规划设计,统筹协调推进
①统一规划建设。以服务基层群众、推动基层法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目的,以深化基层公开、规范基层事务和权力运行为核心,组织专门技术力量,对基层平台系统构架、内容设置、技术支撑、运行模式等进行了详细论证设计,确保基层平台内容的全面性、技术的先进性和运行的合理性。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建设,系统支撑和技术服务全部由成都市承担,基层只负责信息维护管理,既不增加基层负担,又避免了多头建设和重复投入。②规范内容标准。以满足基层群众需求为导向,抽调专门力量,在深入基层群众详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对基层需求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形成一套完整的内容标准体系,涉及市级部门15项、区(市)县部门14项、乡镇(街道)61项、村(社区)76项[1],涵盖了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③推进资源共享。以电子政务外网为依托,以优化基层事务和权力运行的重点岗位、重点项目、重点环节业务流程为牵引,统一数据标准,将各业务系统和网站资源整合到基层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确保系统建设布局合理、全面均衡、协调稳定。④畅通政民互动。开设民主投票、民主评议、民意征集等双向互动渠道,搭建党委、政府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桥梁,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开设邻里互助栏目,促进互帮互助,和谐邻里关系。
2.立足基层实际,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