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2月 |
当前,在“三期叠加”因素影响下的河南经济,仍然处在结构艰难调整、增速持续下行的进程当中。2014年12月省委九届八次全会通过《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下文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到2020年河南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河南经济在新常态下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对当前河南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特征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增长的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就成为当前河南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和亟待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 河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发展历程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0年),河南经济发展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时期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时期,这一时期河南经济波动与经济体制改革存在较大联系,经济周期与改革周期基本同步,经济发展与各项改革举措密切相关;第二阶段(1990年至今),河南经济发展主要处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逐渐增强,政府管理经济以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管理等其他直接手段,河南经济发展稳定性逐渐增强、波动幅度逐渐减小。
图1 1978年以来河南经济增速波动情况
在第二阶段,从1999年开始,在经历连续8年的上升期后,河南经济增速在2007年达到峰值,随后,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下行的共同作用下,从2008年开始,全省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收缩期。2010年,得益于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河南经济增速有所回升,进入2011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外部需求持续疲软、微观经济主体生产经营困难等诸多因素制约,河南经济增长重回下降通道,并于2013年开始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河南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发展态势面临增速换挡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达到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支撑河南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要素规模驱动也逐渐减弱、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隐性风险逐步显露、经济体制机制仍不健全,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河南潜在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河南经济增长率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河南经济增长已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经济增长平台出现趋势性下移,河南发展态势呈现增速换挡的阶段性特征。
2.发展方式面临结构转换
河南是经济大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五。当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是制约全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矛盾,也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经济中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消耗型产业所占比重大,产业链条短、初级产品多、高端产品少,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全省经济效率和增长速度的提高;城乡结构中,城镇化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大,使得投资与消费、改革发展与稳定等关系短期内难以有效统筹协调;区域结构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十三五”时期,河南将进入结构调整的艰难时期,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方式是河南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
3.发展要素面临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河南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从而形成企业依赖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直接导致了企业创新能力动力不足、意识不强。但是,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支撑河南多年快速发展的生产要素供给条件正在不断发生变化。2014年,河南全省常住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占比为69.4%,比2008年降低2.9个百分点,六年间劳动适龄人口净减少620万人,人口总抚养比则由2008年的38.3%攀升至2014年的44.0%,全省人口总抚养系数的提高,必然带来全社会储蓄率的下降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进而会导致投资率的下降和资本存量的缓慢增长;与此同时,支撑全省经济较快增长的土地供应缺口逐年加大、资源环境约束逐年增强。总之,继续沿用以生产要素规模投入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河南在“十三五”时期必须合理配置各类生产要素,依靠要素转型升级才能推动全省经济实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