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2月 |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要举措。国家对广西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做出了明确定位,即“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1]。
面对新思路、新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加快互联互通大通道建设、推进次区域合作、推进自由贸易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建设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打造区域国际航运中心为抓手,提升广西对东盟的开放合作前沿优势,着力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和枢纽。
一 面向东盟国家的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
(一)经贸合作发展迅速
2014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额达1221.8亿元,同比增长23.8%,占广西进出口总额的49%,东盟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为905亿元,同比增长26.8%,占广西进出口总额的36.3%,促进广西对外贸易增长9.4%。其中,以经济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和钦州保税港区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出口商品166.6亿元,同比增长1.2倍。2014年,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4市实际利用外资5.9亿美元,占广西总量的58.8%,同比增长38.8%。
自2010年6月起试点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到2014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1561亿元,同比增长54%,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为269亿元,同比增长83.5%。
(二)互联互通建设提速
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依托北部湾港、沿边口岸,完善和提升连接中国西南中南地区、直达东盟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广西逐步建成出海大通道和国际大通道。
加快推动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推动以南宁为节点的出边公路通道建设。其中,高速公路接点4个,南宁至友谊关、防城港至东兴已建成通车,靖西至龙邦、崇左至水口项目的前期工作正抓紧进行;一级公路接点1个,防城港至东兴已建成通车;二级公路接点7个,龙州经水口往高平、靖西经龙邦往高平、宁明经爱店往谅山、凭祥至平而关、那坡经平孟往高平、龙州至科甲、那坡经硕龙往高平等6个通道已建成通车,大新经硕龙往高平公路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广西至越南的客货运直达运输成功开通,中越两国实现公务车辆、客运及货运车辆的互通直达,不再需要在边境口岸互换牌照。目前,中越批准的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共20条,其中客运12条、货运8条。
加快构建中国-东盟港口合作网络。北部湾港与东盟47个港口建立海运联系,海上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广西北部湾港已建成泊位249个,万吨以上泊位74个,拥有航线44条,其中外贸航线21条,内贸航线23条,与东盟地区的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7个国家建立了海上运输贸易往来。2014年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19亿吨,其中集装箱112万标箱。2014年10月,钦州港开通“中国钦州港—韩国—印尼—泰国—越南”外贸集装箱定期班轮航线,该航线是钦州港首条直航东盟的航线。2015年2月9日,北海港开通“北部湾之星”号邮轮航线,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海上互联互通的又一纽带。此外,力争开通北部湾港—越南—马来西亚的集装箱客滚班轮航线,促使现有的8条到东盟的外贸航线集聚到钦州港域运营。
航空方面,除文莱以外,广西开通了与其他东盟各国的空中航线,航空客货运得到有效发展。
(三)次区域合作稳步推进
自广西2006年在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倡导开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后,泛北部湾合作已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先行合作机制。2014年1月,在南宁召开的首届中国-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高官会讨论通过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路线图(战略框架)》。接着,将完整的路线图(含战略框架和合作计划)提交中国-东盟经济高官会讨论,并建立泛北经济合作委员会、泛北合作秘书处、泛北经济合作项目发展中心等合作机制。
2014年9月,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节点城市市长圆桌会”在南宁成功举办,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形成共识,以中南半岛陆路互联互通体系建设为纽带,经贸、通信、口岸等合作务实推进。2015年9月18日,在南宁召开了“中国-中南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