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
凝聚力是一个地区组织的生命线,更是东盟的生命线。正如1987年马尼拉首脑会议宣言所指出,“区域的内聚力对于安全、稳定和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东盟必须坚持这一目标,如果有任何压力和紧张关系向东盟挑战的话,东盟尤其要坚持内部的团结这一目标”[1]。
认识一个地区组织凝聚力的强弱,考察该凝聚力的变化规律,分析影响凝聚力变化的各种因素对于这个地区组织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只有真正弄清了影响凝聚力强弱的真正原因,才有可能自觉地增加有助于增强凝聚力的积极因素,减少有损于增强凝聚力的消极因素。只有这样,东盟组织才有可能健康发展,经久不衰。首先,我们将重点从纵向考察东盟凝聚力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其次,综合分析影响东盟凝聚力强弱的诸多因素;再次,分析中国在东盟凝聚力变化中所起的作用;最后,提出在维护东盟凝聚力方面的几点建议。
第二节 货币供应量
一 东盟凝聚力的演变及其特点
一 货币供应量三个层次
M0、M1和M2从不同的程度和范围定义了货币供应量(参见专栏7-4)。M0、M1、M2的范围依次扩大,M1包括了M0、M2包括了M1。也就是说M0、M1、M2的规模是逐个变大的。例如,1998年M0的期末余额为11204.2亿元,M1和M2的期末余额分别为38953.7亿元和104498.5亿元[2]。
专栏7-4 M0、M1和M2的构成
M0——流通中的现金,通货,包括硬币和纸币;
M1——货币,狭义货币;
=M0+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
=M1+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证券公司保证金
+其他存款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1999,第365页。
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央行按月公布货币供应量,而到了1996才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此后,从2001年7月1日起央行又调整了M2统计口径,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了M2。
1.东盟凝聚力演变轨迹
至今,东盟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通过回顾和分析各个不同阶段的东盟凝聚力状况,我们发现这种凝聚力的演变呈现出“低—高—趋低”的发展曲线。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在第一阶段(1967~1978年)东盟的凝聚力并不强。这个阶段,尽管有经济合作的要求,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并不是本阶段凝聚力的主要来源。更何况,这个时期,成员国间相互信任程度很低,特别是一些成员国之间在领土等问题上存在矛盾和争端。
第二阶段(1978~1991年)显示出了东盟凝聚力的高涨。这首先表现在东盟团结一致,以一个声音活跃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积极推动柬埔寨问题的成功政治解决。其次,表现在东盟以整体力量开展同区外各大国的对话,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对话机制。再次,表现在东盟积极启动经济合作计划,采取了一些经济合作的实质性措施。最后,尤其值得强调的是,这个阶段苏哈托、李光耀和马哈蒂尔三强人的密切协调与合作也体现出了东盟凝聚力的强劲。
第三阶段(1991~2002年),东盟的凝聚力呈现了一个明显的转折,前半期,凝聚力达到了顶点。这主要表现在10国“大东盟”的形成,实现了成员国“大东盟”的梦想;东盟自贸区建设启动;成功实施大国平衡战略,主导了东盟地区论坛、亚欧会议、东盟+3(东盟+1)等多个以东盟为中心的合作框架。可以说,这时东盟空前的活跃程度及其所取得的成就突出反映了其凝聚力的强劲。然而,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其凝聚力急转直下。金融危机不仅导致了成员国经济利益的冲突,还引发了一系列历史的和潜在的矛盾,从而恶化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因此这时凝聚力大幅度下滑。
第四阶段(2002~2013年),东盟凝聚力仍处于低迷状态。这个阶段,如果说能够体现东盟凝聚力的话,那么最大的作为就是,制定《东盟宪章》和宣布建立东盟共同体。这是一个令东盟成员国十分振奋的发展,无疑,这能反映出东盟凝聚力的增强。但是,在实践上,东盟共同体有多大的成功率和实际效力,连东盟一些成员国也信心不足。更能反映凝集力弱化的是,在对待南中国海问题上,成员国暴露出来的公开分歧和分裂。只要东盟还在专注这一问题,东盟凝聚力还将会被进一步削弱。
2.东盟凝聚力的低水平和脆弱性
通过对东盟40多年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东盟凝聚力的低水平和脆弱性。这种低水平和脆弱性特点主要表现在这种凝聚力的不稳定和不牢固性,经不起哪怕是轻微的冲击。金融危机和南中国海问题对东盟产生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