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4月 |
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在考察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依据多元统计方法自上而下地考察了三地近1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旨在把握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态势;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自下而上地了解三地居民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情况,旨在找出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举步维艰的深层次原因。
一 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党的十七大首次被提出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之一,到党的十八大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地位更加突出,内涵也更加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世界发展的重大理论贡献。
(二)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共识,但任务艰巨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指导下,京津冀区域交流合作频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达成了多个协议,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生态建设与协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包括三地之间在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等方面加强了合作与交流,进行了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探索,启动了区域产业转移与对接机制等。尽管京津冀三地都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区域生态协作也已起步并呈逐渐加强趋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所进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制约,区域生态恶化势头蔓延,生态协作机制建设总体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如对生态建设及生态协作的认识存在误区,生态协调管理机构欠缺,生态建设法制不健全,市场机制、社会治理机制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等[1]。
此外,京津被河北环绕,无论是北京建设和谐宜居之都,还是天津建设美丽城市,都离不开河北省的大力支持。河北省为此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初步建成,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适应,城乡布局和国土空间得到优化,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然而,基于重化工业比重大的产业结构、面对艰巨的经济发展和繁重的扶贫攻坚任务——截至2014年底,河北省还有62个贫困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39个)、7366个贫困村、485.5万贫困人口[2],这使河北省在承担京津冀生态责任中陷入有心无力的尴尬境地。
二 体系构建与测度评价
(一)评价思路与方法
生态文明表现在很多方面,必须从多方面考察,用多指标评价。生态文明状态也是相对的,只有通过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不同阶段的对比才能说明其生态改进的努力程度和效果。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过程,单纯地说某一地区生态状态是文明或不文明,都不合适,必须在动态变化中考察其进步或退步,因为各地区的“生态基底”不同,简单地考察其一静态特征,很难客观地反映出该区域为生态文明建设所做的努力。有鉴于此,我们以京津冀三地为基本地域单元,以2005年以来的各年份为观察对象,采取面板数据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通过对比和动态考察,来说明京津冀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效果。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建设一直受到中央政府和各地区的重视,目前已有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河北、广西、四川、辽宁、天津、山西等十多个省份开展了生态省建设,生态省建设也有客观标准。但是,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完全是一回事,所以,不能用生态省建设指标来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生态文明是中国独创的理论,因此,国外没有类似的评价指标或方法。国内学者此方面的成果很多,其中省域层面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现有代表性省域层面生态文明评价指标
表1 现有代表性省域层面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