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4月 |
科普是把人类在认识自然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通过多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向社会公众传播,为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不断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系统性过程。科普人力资源是科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普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组成和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和决定科普系统的效率。依据我国现行科普工作的实际,科普人力资源包括具有科普职能、责任、义务和能力的所有人力资源,在我国主要包括中国科协系统所属学会会员和各级科协机构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的有关员工。科普人员是科普人力资源中承担职能、履行责任和义务的人员,包括专职科普人员、兼职科普人员和科普志愿者。
在《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科普人才被定义为:“具备一定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从事科普实践并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劳动者。”本报告依据中国科普事业和科普工作发展的实际,将科普人才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广度和深度加以研究。课题组依据科普人才的来源,将科普人才分为科普人才资源、从事科普工作的现有科普人才;依据科普人才的活跃程度分为潜在的科普人才和显现的科普人才;依据从事科普工作的时间不同,分为专职科普人才、兼职科普人才和科普志愿者;依据科普人才服务的地域或对象不同,分为农村科普人才、城镇社区科普人才、企业科普人才、高校科普人才等。各类不同的科普人才的发展状况,课题组将在专题报告和分报告中加以呈现。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当时的科技工作者担负着历史的重任,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展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和科普工作。
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工作和科普事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的科普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逻辑上分析,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是科普人才的重要来源,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没有独立的科普统计口径,在此仅以科技工作者来分析科普人才的发展趋势。
就规模来看,科技人才从1952年的42.5万人发展到1988年的966.1万人,数量增长了21.7倍[1];2007年全国科技人才资源约5400万人,2014年进一步发展到约7000万人[2]。这些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做了大量的科普工作,为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在广大的科技人员中,对究竟有多少人从事科普工作、可以称得上科普人才或科普兼职人才,相关部门却从来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统计和研究。这既不利于科普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科普人才建设,更不利于激励更多的科技人员从事科普兼职工作。因此,本研究对中国的科普人才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并对科普人才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一 中国科普人才的发展历程
中国科普人才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夕(1949~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和改革开放后(1978年前后至今)。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夕(1949~1966年)
依据负责科普的主管部门不同,这段时期可以进一步被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57年,是“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时期[3]。这个时期是科普机构以及与科普相关的科研、教育卫生机构的大力建设和发展时期;中国科学院等全国一大批科研机构相继成立,不仅为科普工作储备了人才,而且为科普工作提供了产品和信息资源。随着扫盲、破“四旧”、移风易俗等科普工作大力开展,在实践中,大批科普人才逐渐成长,科普人才队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58~1966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的时期。中国科协成立以后,科学普及是该机构重要的工作内容。各级学会也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根据所在的领域与方向,承担着重要的科学传播功能。随着学会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科普人才资源不断扩大,以及“公社化”全民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大量的科普人才开始深入田间地头,为工农业生产做出积极贡献。
1.“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时期(1949~1957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科普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开端,全国科普工作以建制化的形式展开。同年11月,国家专门设立了负责科学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