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4月 |
农村科普人才,是指在统计年度面向农村进行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时间占本人全部工作时间60%及以上的人员。包括农业管理部门的科普专职人员、农技咨询协会工作人员等。近年来,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中国农村科普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一些机构和团体以自身核心优势为依托,开展科普培训、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村科普事业的发展。
一 农村科普人才发展的历程
中国科协在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对农村科技宣传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其中也涉及农村科普人才的建设。1961年4月,中国科协工作会议通过的《关于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几点意见(草案)》提出,“科协要加强各种群众性科学技术研究小组和专业组的工作,把广大农村的科学技术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并加以培养提高,使其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发挥作用”。在此思想指导下,农村的科学实验小组发展很快[1]。据不完全统计,1964~1965年全国科学实验小组从40多万个增加到100多万个,吸纳会员700万人;上海科协成立6200个群众性科学实验小组,吸纳会员4.6万多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停滞,一些老科学家、老教授被下放到农村,但这些老科学家、老教授在田间地头建起了科学实验站,并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技术员,同时向农民传授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家整体政治环境的改善,地方科协的工作开始恢复完善,农村科普工作也开始向科学化与正规化迈进。截至1983年,全国70%以上的县级科协已经得到恢复,创建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简称农技协。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并得到迅速发展。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这一时期,科技人才中大量的能工巧匠、专业能手涌现出来,他们之间相互帮助,农村科普人才网络初步形成。农村科普人才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普宣传、农业技术推广等活动。其所开展的科普活动与农民经济活动紧密结合,如进行农业科技传播与技术推广工作。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势的推动下,大批优秀的科普工作者涌现出来,为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科普工作道路,提供了诸多宝贵经验。
1990年4月5日召开第九次全国农村科普工作(电话)会议。会议对200个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1000名优秀农村科普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科普工作的开展。
1995年11月8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中国农技协”)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农技协是由全国从事农业、农村专业技术研究和科学普及推广的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能手以及全国各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社会公益性科普社团,是党和政府联系农业、农村专业技术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科普事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的重要社会力量[2][3]。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农技协组织体系,形成依托农村行政组织的“四级技术推广网络”[4]。截至1998年底,全国已发展农技协11.56万个,包括粮食作物、林果、瓜菜、水产、食用菌等140个专业。农技协的发展对农村科普工作有极大的帮助。到1999年,全国的农技协会员已经发展到775万。农技协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村科普工作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实行了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该政策使依托技术推广网络开展的科普工作体系逐渐弱化,以技术推广为主体的公益性的科普工作趋于萎缩。
二 农村科普工作及人才发展现状
开展农村科普工作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科普工作之一,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战略的必要手段。
(一)农村科普工作状况
农村科普组织体系有待完善。在机构改革中,一些农村科普专门人才因县、乡科协机构被撤并无法开展工作;而县级科协仍存在的区域由于机构编制、经费不足的问题也使科普工作陷于瘫痪状态。二是从农村科普人才队伍来看,农村科普专门人才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工作成果不被领导重视。
农村科普工作方式单调。现行的农村科普模式单一,科普活动宣传的农业科技知识并未被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科普工作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