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构高效开放的社会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产品需求,是对政府管理效能的一个全新挑战。青海是多民族多宗教省份,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社会建设历史欠账多,当前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问题和薄弱环节。探索和研究青海社会管理的新形势,对于提高全省社会化管理水平、加快社会建设步伐、推进新青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青海社会管理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青海各级政府在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在社会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为进一步有效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着力整合优化社会管理体系,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齐抓共管,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健全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和社会管理组织网络。二是着力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和能力等机制建设,以夯实基层和群众工作为基础,建立了网格化管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大调解、村(社区)维稳工作队、“三官两员组团式”进村入户、联动联调等工作制度,探索建立矛盾纠纷评估预警机制、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矛盾纠纷应急处置机制、矛盾纠纷责任查究机制等,推动了社会管理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重大转变。三是着力建设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积极探索赶超跨越的经济发展之路,在提高全省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强化基层社会组织建设,保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筑牢了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四是着力促进各族人民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管理以服务为依托,服务以管理为导向,大胆创新民族宗教领域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积极推进宗教寺院的社会管理,促进了民族和谐和宗教和顺,较好地激发了宗教服务于社会的功能,有效防范了国外敌对分裂势力带来的各种隐患。五是着力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形成,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青海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既面临着艰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任务,又面临着加快发展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挑战。青海社会管理工作基础薄弱、难度大,社会管理中尚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格局还未实现从“点”到“面”的全面推进。二是现有社会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管理边界、职能不清,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上下级政府和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明确,事权与财权不对等,存在多头管理、推诿扯皮、放松或过度管理、越位和缺位等现象。三是社会管理理念落后,手段单一,不少干部群众对社会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现有的社会管理方式主要采取单一性行政化管理方式,仅在社会问题集中暴露或问题成堆时采取突击性、运动式的被动整治。四是治安案件、刑事犯罪仍在高位徘徊,司法案件不能完全做到“案结事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五是一些社会管理领域存在薄弱点、空白点和盲点,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疾病防控难度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低;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和基层执法人员驾驭复杂局面、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水平还有限。六是民族宗教领域管理难度大,一些基层组织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能力、手段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僧人的法制教育、寺院及僧人的属地管理、依法规范管理仍未得到完全落实,反分裂反渗透的形势依然严峻。
二 青海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形势
青海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管理面临着三个并存,即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并存,传统社会发展问题与现代社会发展问题并存,人民内部矛盾与对敌斗争并存。加之社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农村牧区社会发展滞后城镇社会发展、社会管理滞后社会建设等,这些特殊省情决定了青海社会管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形势不容忽视。
(一)经济基础薄弱,改善民生的任务繁重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