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
一 问题的缘起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英国文化产业被称作“创意产业”,凸显创意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英国创意产业的定义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根据这个定义,2001年英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13个行业被确认为创意产业;此外,旅游、酒店、博物馆和艺术馆、文化遗产以及体育,也被认为与创意产业存在密切的经济关联性。由此看来,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当今文化商业化和重复性生产现象日益突出的现实背景下,自然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可复制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所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同时这些极具地域特色而又不可复制的资源无疑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源泉。
然而,“门票经济”、“遗产经济”等传统利用模式依然是目前我国遗产地的主要开发思路。这些开发模式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甚至对遗产进行破坏性开发。如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遗产保护和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拟就青岛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教育和创意三个方面,提出该问题的解决路径。
二 青岛文化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比较优势
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作为中国沿海异军突起的城市,青岛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后期依次经历了德国租借(1897~1914年)、日本占据(1914~1922年)、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主政(1922~1937年)等阶段。而青岛城市文化遗产亦同步生成。
在统治青岛的17年间,德占当局将青岛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设计建设者的巧妙设想近乎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和城市风貌。伴随着港口、铁路工程的竣工,军事行政设施的完善,庭院式住宅的建成并投入使用等,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青岛基本建立起来。后来的城市建设者只是在德租时期城市建设基础之上的完善与扩展。无可置否,德租时期的城市建设是有局限性的,例如华欧分区而居造成了城市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日据时期商贸经济的扩展,尤其是纺织工业经济的壮大,标志着在较短的时间内,青岛已经由商贸为主的港口城市转向工商兼之、轻纺为主的工业城市。这种城市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型在近代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是不多见的。但是,日据时期青岛的城市整体建设带有很大的应急性,缺少全面细致的城市规划。
在北洋政府统治青岛的6年中,由于军阀混战和政权更迭频繁,青岛政局动荡,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发展格局没有大的变化,城市建设总体而言处于低潮。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1931年底,沈鸿烈出任青岛市长。在其主政期间(1931年底至1937年底),青岛迎来全面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沈鸿烈实施的物质文化和城区乡区齐头并进的建设方针充分表明青岛的经济现代化进入了整合阶段。
在城区建设方面,国民政府青岛市当局继续加强港口建设。城区除原有街区填充性建设外,注重居住与工业为主的新区建设。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情绪日趋高涨。青岛也集中产生了一批中国传统式建筑,如青岛水族馆、栈桥回澜阁、红卍字会建筑、湛山寺、山东产业馆、若愚公园牌坊等。这些民族传统式建筑让青岛城市建筑形态凸现出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青岛市民的归属感。与此同时,南京国民政府青岛市当局颁布《小工业及手工业奖励规则》,并且大力提倡国货,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以轻纺织业为主、门类较为齐全的民族工业格局基本形成。
乡区建设首先从修筑道路开始;其次在乡区兴建公共设施,广建小学,实施强制教育;再次通过为农民提供贷款,设立农场苗圃,实验推广优良的种子种苗,来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为方便农民贷款发展生产,1933年青岛市农工银行成立。此时以崂山为中心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来。崂山与青岛前海一样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这样,经过相对稳定的发展,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