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
在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专业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曾经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的加快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尤其是邻近的义乌专业市场的兴起,昔日红红火火的温州专业市场似乎风光不再。出现这一市场状况,究竟是因为市场本身功能的转变,还是温州市场的衰落呢?为此,本文特针对那些有专业特色的,销售温州产品或者为温州产品提供原材料、中间产品的各类有形专业市场的发展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一 温州专业市场的发展历程
纵观温州专业市场的发展历史,如果从它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功能演变角度观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历史阶段。
1. 1979~1985年专业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
温州历史上就是一个手工业和商业较为发达的城市,早在南宋时期就以“其货纤靡,其人善贾”[1]而著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土地资源十分有限,温州农村百万劳动大军迫切需要从农业领域转移出来。他们在技术和资金条件非常缺乏、交通和通讯设施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凭借家庭的资金、场地、劳动力,选择投资少、成本低、技术简单、流通方便、市场进入壁垒较低的小商品生产,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并形成了以小规模个体工商业户为主要组织单元的经济结构。由于生产单位规模过小,常常连一种简单产品的全过程生产也难以独立完成。为了完成产品生产,各生产户之间自发进行生产分工,他们共同组成了分工细密的社会协作网络,形成一个又一个产业集群。同时,由于每一个生产单位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所提供的产品的数量都不大,不具备分散独立去区域外市场采购生产资料和销售产品的条件。为了节约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他们逐渐分化出部分面向所有的生产户而专门从事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购销户。20世纪80年代,温州从事购销业务的购销员就有十万之众。他们一方面从区域外部采购温州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另一方面把温州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往外地。为了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他们或自发或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集聚在特定地方,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对千家万户起到生产连接和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的专业市场。
到1984年,全市城乡专业市场共有135个。每天上市总人数达45万人,全市商品零售总额为18亿元,其中最为著名的十大专业市场就占了9.85亿元。[2]这十个专业市场分别是桥头纽扣市场,柳市小五金、低压电器市场,虹桥综合市场,塘下和莘塍的塑料拉丝编织市场,仙降的塑革鞋料市场,萧江塑料编织袋市场,水头的兔毛市场,宜山再生腈纶市场,钱库的综合市场,金乡镇徽章、标牌市场。[3]
2. 1986~1996年专业市场发展的鼎盛阶段
在这一期间,温州人在发展市场的实践中尝到了“建一方市场、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甜头后,市场得到不断拓展与迅速发展。这个阶段专业市场数量和市场交易额大幅度提高。从市场交易总额来看,1986年温州市市场交易总额为131889万元,1996年达到了3531978万元[4],十年间增长了近26倍(见图1)。工业品类市场交易额的增长幅度更是相当可观,其数量从1986年的43818万元增长到1996年的2621504万元,增长了近60倍(见图2)。由图1、图2对比可以看出,工业品类市场交易额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市场交易总额的增长幅度,因此可以推测,在这一阶段,工业品类交易额的增长是推动市场交易总额增长的主要力量。这一时期是温州专业市场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996年全市有各种市场528个(其中专业市场245个),平均每日上市人数达50余万人。市场摊位数108369个,其中2000个摊位以上的市场3个,500~1000个摊位的市场15个,500个摊位以下的市场510个。超10亿元的市场7个,超亿元的市场57个,超5000万元的市场52个,成交额最高的瑞安商城达51.16亿元。[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成交额5000万元以上的市场中,专业市场的个数大大多于其他市场。
图1 1986~2006年市场交易总额
图2 1986~2006年工业品类交易额
与此同时,专业市场在商品流通领域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工业品类交易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在不断提升,从1986年的17%提高到1996年的95%,而且其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市场交易总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的增长速度(见图3)。工业品类交易额占市场交易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