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迈向城市时代的绿色繁荣之路

    作者:总报告编写组 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摘要:当前,中国已经结束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在这一新时代,城市经济将占支配性地位,城市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城市品质受到高度重视,城市发展趋向集群化,绿色休闲空间备受关注。面对这种阶段变化,现有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环境质量、公共服务、社会和谐和安全等方面还难以适应城市时代的新要求,日益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新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城市品质和城镇化质量,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同繁荣,走低碳、环保、高效、和谐、安全的绿色繁荣之路。为此,需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构建绿色经济尤其是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推行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强化绿色管理、考核和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Abstract:At present, with an end of the village-dominated society era, China is marching toward a new urban era of city-dominated society. In this new era, the urban economy and lifestyle will play a dominant role, city development tends to be cluster, and more attention will be paid on the city quality and green leisure space. Under this phase change, the existing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environmental quality, public services, social harmony and security etc. are all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urban age, increasingly faced with severe challenges. In the new era, we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rba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city quality and urbanization quality, actively promote a deep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alize co-prosperity of urban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ogy, taking a "low-carbon, environment-friendly, efficient, harmonious and safe" road for green prosperity in China. Therefore, it needs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popularize the green low-carbon technologies, build the green economy especially the modern green industrial system, spread the lifestyle of green living and consumption, strengthen the system of green management, assessment and support,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relevant supporting policies and measures.

    一 中国开始进入城市型社会的新时代

    2011年末,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1.27%,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越过了50%的拐点,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逼近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2015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1.5%的目标。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它意味着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在这一新的城市时代,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布局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呈现新的特点,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有序推进中国由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型,迎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城市时代的到来,将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问题。

    (一)城市型社会的标准和基本特征

    城市型社会是相对乡村型社会而言的。乡村型社会是指以乡村人口为主体,人口和经济活动在乡村分散布局,乡村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而城市型社会则是指以城镇人口为主体,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镇集中布局,城市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转变,是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的结果,也是经济发达、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国际经验看,判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是否已经进入城市型社会,主要有五个标准:一是城镇人口标准,即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乡村常住人口,人口城镇化率超过了50%;二是空间形态标准,即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向城镇地区集聚,出现了城市群、都市圈、大都市连绵带等高级空间形态,城市经济占支配性地位;三是生活方式标准,即城市现代观念、生活和消费方式占主导地位,并对乡村居民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四是社会文化标准,即城镇特色和文化更加凸显,城市品质不断提升,进城农民实现市民化;五是城乡协调标准,即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弱化,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日益向城乡融合共享和一体化方向转变。

    在以上五个判别标准中,城镇人口标准是最为重要的核心标准。因为在世界各国城镇化漫长的历程中,其他四个方面大都是围绕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而同步或协调推进的。考虑到这种协调性,大致可以人口城镇化率来对城市型社会进行阶段划分:城镇化率在51%~60%,为初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在61%~75%,为中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在76%~90%,为高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大于90%,为完全城市型社会。

    总体上看,城市型社会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城市经济占支配性地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断向城镇地区高度集聚,促使城市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并占据支配性地位。受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城市经济的这种支配性地位通常在城镇化率达到50%之前就已经实现。而当进入城市型社会后,现代服务业发展将进一步加速,经济服务化和高端化趋势加快,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日趋融合,新兴产业和新的业态将不断涌现,由此推动城市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二是城市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当城镇化率超过50%之后,常住在城镇的人口即市民将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群。特别是,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进城农民将逐步融入城市,并在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生活和消费方式等方面全面实现市民化,城市现代生活方式将成为主流,并占据主导地位。

    三是城市品质受到高度重视。从国际经验看,50%的城镇化率是城镇化由加速推进转变为减速推进的一个重要拐点(魏后凯,2011a)。一旦越过这一拐点,随着城镇化推进的减速,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强化城市管理将成为其核心问题。因此,当进入城市型社会,城市的特色、文化和品质将愈显重要,日益成为彰显城市个性的核心元素。

    四是城市发展趋向集群化。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城市空间不断扩展并向四周蔓延,出现了城市郊区化和逆城镇化的趋势。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张使临近的大中小城市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了诸如城市群、都市圈、大都市连绵带、城市网络等高级空间形态。这种城市集群化趋势是城市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五是绿色休闲空间备受关注。在城市型社会,大量人口和产业活动高度集聚在城镇空间,既产生了集聚规模效应,有利于资源、能源和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也带来了交通拥挤、房价高昂、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