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城市科学发展评价

    作者:单菁菁 钟少颖 储诚山 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摘要: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全面进入城市时代。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城市发展呈现新的变化与格局:西部城市首进前十名,东部城市独领风骚的局面得以改变;各省之间城市发展差距缩小,但梯度特征依然显著;区域间城市经济与环境建设差距缩小,但社会发展与支撑能力建设差距扩大;全国层面城市分项指标耦合度提高,但大中小城市之间发展指数的离散度加大。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再平衡,结构调整仍然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主线。
    Abstract:In 2011, the propor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exceeded that of rural popul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means China overall entering the urban era. Faced with the complicated and serious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new changes and patterns have emerged in urban development. Firstly, western cities entered into top ten for the first time, changing the situation of eastern cities as the leading always. Secondly, the differences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among provinces are narrowing but gradient features are still significant. Thirdly, the inter-regional gap of urba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s narrowing, while the dispar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upporting capacity is still expanding. Fourthly, the coupling degree of urban sub-indicators is increasing at the national level, but the dispersion degree of development index among cities with different sizes tends to increase. In conclusion, facing the rebalance of global economy in the post-financial era, structural adjustment is still the main task for the future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各国经济复苏不同步、不均衡的特征日益突出,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快了对自身经济增长方式的反思与调整步伐,并围绕新的发展制高点展开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国内经济继续深化调整,区域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在此宏观背景下,中国城市发展加速转型,并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与态势。

    一 2011年城市科学发展回顾:格局与变化

    根据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详见《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第3卷),我们采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年除拉萨市[1]以外的286座地级及以上建制市[2]的科学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将上述城市分为特大城市(含超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3]四组并进行了分组评价和分项评价,具体结果如下(详见附表1、2、3、4、5)。

    (一)总体格局:西部城市首进前十,东部城市继续领先

    从全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2011年度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宁波、佛山、厦门、青岛、鄂尔多斯[4]、杭州,其中珠三角城市占3席,长三角城市占3席,环渤海城市占2席,另外2席被西部城市鄂尔多斯和海西城市群的厦门所得。在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50位的城市中,位于东部地区的城市有26座,占总数的52%;位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别有10座、10座和4座,占总数的48%。在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100位的城市中,位于东部地区的城市有47座,占总数的47%;位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别有21座、20座和12座,占总数的53%。也就是说,来自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已经占据排名领先城市的半壁江山(见图1)。

    图1 2011年城市科学发展评价结果示意*

    就综合实力来看,目前东部城市在全国城市科学发展的总体格局中依然占有领先地位,但与以往相比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东部城市特别是三大城市群独占鳌头(包揽前10名)的局面首次被打破;二是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城市表现突出,进入科学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50位和前100位的城市数量明显增多(见表1)。

    表1 城市科学发展评价前50、100位城市的分布情况

    (二)分省评价:省域差距依然明显,梯度特征较为显著

    以省域为单位,各省(直辖市)城市科学发展水平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由上海、北京组成,其城市科学发展指数都在50以上;第二梯队除新疆[5]外主要由天津、浙江、广东、海南、江苏等东部省份组成,其城市科学发展指数普遍在40~45[6];第三梯队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福建、湖南、吉林、湖北、重庆、江西、青海、河南、安徽、山西、陕西、黑龙江等省,地域范围涵盖了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四大区域,其城市科学发展指数大多在35~40;第四梯队主要由一些西部省份构成,包括甘肃、云南、四川、广西、贵州和宁夏等,其城市科学发展指数均在35以下(见图2)。

    图2 省域城市科学发展指数比较

    从2011年及以往历年的评价结果来看,我国省域城市科学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各梯度之间省域城市科学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梯度分布特征明显。如2011年第一梯队中上海的科学发展指数为52.17,而第四梯队中宁夏的科学发展指数仅为32.14,二者之间的差距高达20以上。

    二是各梯度内部省域城市科学发展水平接近,但排名位次变化剧烈。如第一梯队中上海在2009年领先,2010年被北京赶超,2011年上海又重新超过北京,二者之间一直处于赶超、被赶超和轮流领先的状态,但其科学发展指数间的差距在最大时也未超过0.5。第二梯队中的江苏在2011年仅因为零点几的差距而被浙江、广东、海南三省超过,排名直降3位。第三梯队中的重庆、第四梯队中的云南同样因为微小差距而被赶超,排名大幅下降3和5位。

    三是各个梯度省域构成相对稳定,跨梯度的变化较少。如历年的第一梯队均由上海、北京构成,其城市科学发展水平一直在全国各省(直辖市)中遥遥领先。第二梯队基本由天津、江苏、浙江、广东、新疆等省组成,较为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海南省由2006年的排名第16位、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