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
在社会结构转型、政府职能转变的社会背景下,承接政府职能、提供专业服务的城市社区服务站大量涌现。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H社区服务站为例,运用结构式访谈、电话调查和参与观察法对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服务站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由于没有独立权力和人员场地、专业社工人才大量流失以及缺乏有效的志愿者激励制度等原因,北京市多数社区服务站的职能过度偏向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忽视了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专业社会工作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城市社区服务站建设作为社区管理创新举措,需要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其全面发展。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government functions,lots of urban community service stations are growing up to undertake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provide professional service.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in urban service stations,the author takes H Community Service Station of Zhongguancun Street in Haidian district in Beijing for example,combining with in-depth interview,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telephone investigation method. The study finds that most community service stations on Zhongguancun Street in Haidian district emphasizes public service and administration overly while neglects the commonweal service and the service to facilitate citizens so that it is hard for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to bring advantages into full play. Among several reasons,no independent authority,insufficient work site,the serious loss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and the lack of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volunteer managemen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一 北京市社区服务站发展背景及个案选取
(一)北京市社区服务站建设历史沿革
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社会关系等的持续巨变,传统固化的“单位人”逐步为“社会人”和“个体人”所替代。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结构急剧变化而不断凸显,大量的社会事务沉入社区,导致社会问题社区化,同时引起了政府职能的社区化。2008年,《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北京市社区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等相继出台。经费方面,2007年北京市财政局下发《北京市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了社区公益事业补助标准,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社区服务。人员方面,2002年以来,北京市先后出台《北京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意见》和《北京市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为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建立以及人才培养与输送奠定了法律基础。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承接政府职能、提供社区服务的社区服务站应运而生。同时,社会工作凭借其“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以及专业知识的客观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工作过程的逻辑性,成为社区服务站发挥其服务职能的有益选择。城市社区服务站借助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成为一种创新模式。基于这种思路,北京市积极尝试建立社区服务站,形成了“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自治组织、以社区服务站为服务平台”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H社区服务站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二)H社区服务站基本情况及其代表性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现有32个社区,每个社区都配备了社区服务站,我们经过逐一电话确认,在接受电话调查的32家社区服务站中,绝大部分社区服务站只是名义上存在,没有独立运行。这表现在:第一,多数服务站没有独立场地,与居委会共用办公场所。第二,服务站工作人员与居委会交叉任职。第三,对服务站认可度低,直接强调“我们这里只有居委会,没有服务站”。第四,以居委会而非服务站的名义开展活动。第五,对于“服务站建设进展”这一问题多数服务站回答“正在建设”,但是提不出具体时间和方案。
中关村街道H社区位于中关村街道东北部,属于新建混合型小区。根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关村街道办事处网站公布的信息,社区共有居民3353户,常住人口6771人,流动人口1129人,另有外籍人员1200余人,涉及52个国家,素有“联合国小区”之称。社区60岁及以上老人有1132人,其中80岁以上73人,90岁以上8人,空巢老人377人。
H社区服务站于2007年6月成立,当时中关村街道办事处和Z高校社会工作系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H社区服务站当做社工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关村街道社区服务站试点,尝试把专业社会工作引入社区服务站。这种政府购买服务、将专业社工引入社区服务站的形式在中关村街道乃至全北京市成为一种创新之举。H社区服务站是典型的“居站分离”式服务站,具有独立的场地和专职工作人员。作为中关村街道成立较早、创新性强的社区服务站,H社区服务站从创立至今一直被当做中关村街道乃至北京市的服务站“典型”,曾先后作为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体制改革试点、民政部社工人才试点、北京市高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那么,作为创新试点,H社区服务站目前的运行情况如何?借助社会工作发展是否有利于社区服务站服务职能的发挥?推广到中关村街道乃至北京市,H社区服务站借助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模式是否同样适用?本研究选择H社区服务站作为个案研究对象能够较好地折射中关村街道乃至北京市社区服务站的现状及问题。
二 社区服务站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社区服务站在与居委会的权力博弈中处于劣势
根据《北京市社区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社区服务站是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其“公益服务”的职责内涵为“主要是协助社区居委会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同时“定期向街道办事处、社区党组织汇报工作,向社区居委会通报工作,接受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监督和评议”。由此可见,社区服务站虽然在“三驾马车,分离并设”的号召中与居委会处于权力分离的平等地位,但在实际政策中仍需向居委会汇报工作,接受居委会监督。
H社区服务站从创建至今,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