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
2011年,湖南有色金属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全年目标全面完成,各项事业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 2011年湖南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行业保持较快发展
2011年,湖南有色工业完成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66万吨,同比增长8.55%;实现工业总产值3795亿元(含五矿有色),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86亿元(含五矿有色),完成工业增加值849.41亿元,实现利税225.54亿元,其中利润115.2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9.9%(不含五矿有色省外部分)、50.32%(不含五矿有色省外部分)、15.6%、65.73%和61.59%,其中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已跃居湖南省工业产业第二位。
(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2011年,湖南有色金属行业紧紧围绕“调结构、转方式”这条主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升级。一是着力调整产品结构。铅锌产业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钨、锑产业稳健发展,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株硬集团投资40多亿元的精密工具产业园开工建设,将使湖南省钨产业深加工的优势地位更加明显;铜、铝、钛、铋及稀有贵金属等产业从小到大。二是着力调整技术结构。2011年有色行业投入技改资金280亿元,加大了技改力度,使行业部分重点企业装备、工艺、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大力推广应用“复杂铜铅锌高效选矿分离技术”等一批先进科技成果,大大提高了资源回采率和回收率。三是着力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规模企业已增至908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210家,超10亿元的27家,过百亿元的2家,特别是诞生了省内有色产业乃至湖南工业产业中首家过千亿的企业。四是着力调整人才结构。注重培养企业领军人物与高技能型人才,加快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有色职院于2011年10月正式搬入新校区办学,与省内外80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招生和就业形势喜人,在行业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科研成果再创佳绩
2011年,全省有色金属行业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相继问世。《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基于微生物特异性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净化新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井下移动式泵送充填采矿技术研究》、《复杂难选黑白钨混合矿石选矿新技术》等10项成果荣获2011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深溜井多中段放矿粉尘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群空区条件下崩落开采地压灾害控制及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和《锑鼓风炉富氧挥发熔炼新工艺》、《氧化锌低酸上清经还原再用锌浮渣沉铟的研究与应用》等22项科技成果分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另外,全年全省有色行业还获得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四)资源勘探力度加大
2011年,湖南有色金属行业继续加大资源勘探力度,切实提高资源保障水平。全年有色系统共投入地勘经费2.6亿元,完成钻探总进尺107794米,槽探113931立方米,预计提交资源储量钒80万吨、铅锌35万吨、铜5万吨、钼4.5万吨、钨1.8万吨、锑1万吨、铷1万吨、金3000千克,创潜在经济价值1200亿元左右。重要成矿区带找矿又有新进展,郴州长城岭—尖峰岭地区圈定10多个找矿远景区,十字铺矿区将香花岭主要成矿带延伸10多公里;新区找矿取得重大成果,省内新发现矿产地5处;专项找矿获得新突破,在拖碧塘矿区发现了大型铷矿床。
(五)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2011年,湖南有色金属行业狠抓节能减排不放松,淘汰12个落后产能项目,顺利完成了2011年湖南有色金属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积极参与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推荐行业62个项目列入湘江流域清洁生产支撑项目,并被纳入《湘江流域清洁生产实施方案》。推荐宝山、株冶、水口山等50家企业为清洁生产重点实施单位;推荐25名行业专家,作为省节能减排、清洁生产项目的审核专家进入专家库。
(六)循环经济蓬勃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永兴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衡东工业园、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等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进一步支持了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