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
冷战结束以后,作为地球表面最大公共空间的海洋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海复合型国家,在地缘政治环境改变、国民经济转型等种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前提下,其海权潜力开始得到稳定而长久的释放,中国有成为世界海洋强国的前景与可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使中国对于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开始越来越重视。然而海盗问题的滋生对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应对这个历史悠久的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关系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否顺利实施。
一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
冷战后的中国面临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国际政治环境。西方国家认为,在全球舞台上,中国希望被国际社会视为更加重要以及更具建设性的伙伴,然而外界对这种发展态势的确切内涵仍然存在大量模糊认识。在当前大部分全球治理体系中,如联合国及联合国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核不扩散条约、核供应国集团,以及其他国际组织中,中国不仅拥有重大利益,而且高度重视自身在这些组织中的地位。此外,中国还是东南亚、中亚、南美、非洲和其他地区的一些区域性组织的成员国或观察员。在全球和地区层次的组织中,中国已经逐步扩大了资金和组织结构份额,包括人员和国际培训功能。中国对其作为国际社会建设性成员发挥相应作用的观点并不总是与美国具有一致性:中国与美国立场的重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问题,而且反映了中国特定国家利益的运行情况。中国一直积极参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且参与了在亚丁湾实施的反海盗护航行动。[1]关于中国的海上力量,美国认为,虽然中国还不具备全球海上力量,但为了保护区域贸易航线,中国海军正在从海岸防御延伸到争议海域。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军方正在发展信息技术,以大力提高和扩展导弹、潜艇和网络武器锁定水面舰艇(尤其是美国航母)的能力。[2]作为《避免海上意外冲突规范》的签署国,中国显示有能力接受国际规范、制度和与不断上升的国家地位相称的行为标准。[3]从与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美国的关系而言,与亚洲地区相比,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利益在亚洲以外地区更具趋同性和建设性。虽然中国对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提出批评,同时努力推进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进程,但中国并不打算颠覆它从中获取重大利益的现行国际体制。如果有区别的话,那就是与美国相比,中国在政治变化方面的态度显得更为保守。即便中美两国经常在国际干预和政权更迭等问题上尖锐对立,但这种情况既未妨碍它们在解决其他国际问题时所进行的合作,也不太可能使双方发生军事对抗。中美两国之间的分歧更加明显地体现于地区而不是全球性问题。[4]再过二十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防预算将有可能超过美国。如果中国愿意的话,它可以成为一个实力超过在鼎盛时期的苏联和纳粹德国的对手。然而,中国对于邻国既不谋求领土扩张,也不打算输出意识形态。它对赶超美国军费开支、形成与美国相当的全球部署或承担超出其周边地区以外的防御任务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趣。[5]就地缘角度而言,苏联的解体使中国来自北方的陆权安全威胁基本得以消除,中国得以腾出手来发展海权;两极体制的崩溃使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中国的经济开始得以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去;而举世少有的完整工业体系在改革开放后技术进步明显,与十亿人口进行成功结合后产生出惊人的经济效益。2009年,中国取代了传统欧洲工业强国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占当年世界出口总额的9.6%。2012年,中国在以20%左右的比重继续稳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的同时,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全球制成品贸易的1/7。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在其发布的“通过世界出口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商品看外国出口竞争力”的报告中指出,在2012年的“全球出口市场占有率第一产品数量”的世界排名上,中国以1485种产品数位居第一,超过排名第二、第三位的德国(703种)和美国(603种)的总和。[6]
对世界市场的需求、工业化的输出、对能源以及原材料的需要促进中国制定了“一带一路”战略。在中国看来,产能过剩、对外能源依存程度高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是目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因素。通过“一带一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