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
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总值达24.59万亿元人民币,继续居全球之首,出口市场份额也提高至13%,而同时总值较2014年下降7%。[1]伴随世界经济低增长和外需持续低迷,我国外贸经济下行压力仍将十分巨大。与此同时,我国进口产品检出不合格量居高不下,出口产品质量长期占据美、欧、日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的首位,我国因出口产品质量问题而被恶意诋毁国家形象的现象日渐增多,遭致的综合损失倍增。贸易便利化和质量安全把关成为进出口贸易监管的“两个基本点”。当前,德、美、日等发达国家引领的制造业复兴和质量强国博弈日益紧张。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形象与竞争力,积极应对全球新一轮工业化和质量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适应并引领经济新常态,全面施行《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质量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及相应行动计划。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口岸对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与服务能力,构成了当前我国质量安全战略必要的理论和现实议题。本文的“口岸质量安全”意指“口岸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
一 全球工业升级浪潮凸显质量安全的重要作用
(一)质量安全竞争是新一轮国家竞争的新高地
质量安全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不因质量问题而遭受发展困境并具备可持续提升质量能力的状态,其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质量安全需求与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各个领域、各个区域的质量安全状况、结构及其总和,不仅直接决定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量与质,还成为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安全问题,关乎经济社会的利益与发展,关乎国家外交与安全,关乎国家文明与国家形象。[2]获得更高的质量安全水平,不仅是社会大众的朴素与必然追求,也是一个国家提升发展内涵和民众福祉、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动力和手段之一。世界著名的朱兰博士曾说:“质量将成为和平占有市场最有效的武器。”“将要过去的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将要到来的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产品质量安全是国家经济提升的重要基石。综观“二战”以来世界主要大国综合实力博弈的历史,科技、工业、产权、教育、创新等都是关键,但产品质量提升是贯串其经济崛起的共有因素。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已掀起一股以制造业升级为核心的工业化浪潮,产品质量安全竞争是这一竞争浪潮的核心内容,并将成为影响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主导因素。
“德国制造”近代以来所呈现的精准、精确、精密已闻名于世。然而,“德国制造”之初也经历了一段不光彩的历史:19世纪初始,德国大举“盗版”英国产品,后因产品质量低劣而被迫贴上“德国制造”并被视为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德国经济一度低迷。德国随后痛定思痛,决心全面提升自身产品质量:1887年设立8月23日为德国“耻辱日”[3],以此激励德国政府和民众注重产品质量;大力开展质量职业教育;全面推进品牌建设;在国际竞争压力下始终将质量提升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战略,如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都从工业化转向金融、房地产,而把制造业转包给德国的时候,德国始终抓牢制造业质量。再如20世纪80年代,德日货币大幅升值而出口压力剧增,与日本紧盯汇率不同,德国紧逼企业对产品质量不断精益求精,最终实现其产品“从‘厚颜无耻’到‘光荣之源’”[4]。2011年德国政府公布了旨在实现工业领域新一代技术创新与研发的《高技术战略2020》,开启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工业4.0(INDUSTRIE4.0),2013年又推出了《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全面推行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人—机—产品实时联通、智能感知的智能制造模式。至此,以自动化、数字化、个性化、参与化为核心特征的德国“智能制造”正牵引着新一轮全球质量安全竞争巨轮的航向。正是因为德国从国家战略、企业管理到公民意识,都牢牢抓住质量这一“轴心”,德国在当前国际标准、计量、合格评定领域中都享有了不容置疑的话语权。[5]
1920年日本第二产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开启了工业化阶段,但很长一段时期“东洋货”都被视为劣质产品。为提升国家形象、增强经济发展质量,日本掀起全面的“质量救国”热潮,如大规模开展全员质量培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