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目前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货物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市场,这其中中国产品良好质量的基础支撑功不可没。据统计,我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从1996年的75.0%上升到2015年的91.1%[1],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从1999年的75.95提高到2015年的83.34[2]。但是,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标准化水平和可靠性不高。目前,我国制造业已经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挑战,每年制造业质量直接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1万亿元[3],浪费了大量资源,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增加,安全的“外溢效应”也日趋明显。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开始与许多领域的安全相互交织,安全边界已经扩展到了政治、经济、资源、民族、宗族、文化、网络、环境等多重疆域。因此,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必要树立“场域安全”[4]的理念,运用“场域思维”对质量安全进行深度解读,打破碎片化、区域化、单一性的安全监管,用“复合的、非线性的、整体的、技术与价值混合”的“场域安全”理念[5]来指导和设计安全监管体系,推进从理念思路到体制机制的全面转变,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竞争力的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战略。
一 “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理论阐述
(一)“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
一般意义上讲,“质量”一词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质量包括: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科教文卫发展质量、国防外交发展质量、生活质量以及工作质量等;狭义的质量包括4种: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6]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一样,是广义质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能给“质量和效益”带来附加“效益”。[6]本研究定义的“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兼具广义和狭义的质量安全内涵,并非单指狭义的因产品缺陷而导致的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伤害现象,而是包含出境产品因质量安全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安全威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出口产品质量不仅具有“技术性”的特征,还具有“涉灾性”“涉外性”的特征。“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是在“大质量观”和“大安全观”的概念下建立的,有其安全性质和范围的特殊性,它具有多方面、多层面、多类型的特点,与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一系列安全威胁相联系。
(二)“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目前,深度全球化催发形成了“大贸易”“大通关”“大口岸”“大物流”的格局,种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也开始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7],许多质量不合格的产品都可以是对人的安全产生威胁的不定时炸弹。质量战争是围绕产品质量展开的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8]。提高质量,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主攻方向。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生物安全、资源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都可能转化为经济安全问题[9],国家质量安全维护能力已经成为国家非传统安全维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提出“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战略”的必要性
质量是发展的内生动力。从宏观经济发展看,讲求质量的发展,追求的是有效益、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能形成发展的内生推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10]2010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总体规模超过美国跃居全球首位。然而,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仍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出口产品以能源资源、日用消费品等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11],这意味着随着技术贸易壁垒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中国对外贸易的出口扩张是不可持续的,依赖出口导向战略的中国发展模式正面临重大挑战。2015年4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2015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的通知》,首次提出开展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为期三年。[12]没有质量的数量毫无意义,唯有以质量为基础的数量才构成有价值的数量。提出“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战略”的目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