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
交通出行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标志。在“互联网+”浪潮的驱动下,以一卡通互联互通、道路客运联网售票以及客运联程服务平台为代表的智慧交通成果不断涌现,在公共交通、车票订购和出行规划等服务上打破了空间地域的限制,消除了时间效率的差异,为广大城乡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当前,北京市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并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先行领域,交通如何保障城乡互动、促进区域协同,是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未来一段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 把握京津冀城乡客运发展新常态
京津冀三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既是新时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带动北方腹地经济增长的现实要求。2015年,京津冀三地总人口1.1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1%;GDP总额6.9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0.2%;客运量14.67亿人次,占全国旅客总客运量的7.6%。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演进,人员往来交流愈加密切频繁,城乡客运需求规模不断增加、标准不断提高,呈现发展的“新常态”:
城乡客运发展新常态,“新”在随着京津冀三地“村村通”工程的相继落实,城乡居民对客运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已由过去的“有车乘”“走得了”提升为当前的“乘车舒适”“走得安全”,加之“互联网+”催生的各种类型网络约租车的冲击,客观上已倒逼城乡客运发展必须突破传统的路径。
城乡客运发展新常态,“常”在城乡客运运营的既有困境依然没有完全化解,城乡客运的发展定位、运力供给与客流需求在时空上如何更好匹配,地方财政补贴对城乡客运的补贴程度如何做到恰如其分,异地乘客如何与本地乘客一样享受同样的优惠待遇等仍然是城乡客运运营、监管主体需要持续推进的工作。
城乡客运发展新常态,“态”表现为一种趋势,即城乡客运服务不断改进提升的大趋势。这需要服务上追求高标准,精准化地服务城乡居民出行,管理上力求更开放,精细化地管理城乡客运行业。
二 厘清城乡客运服务提质升级思路
面对区域城乡客运发展的新常态,自2014年起,京津冀三地交通主管部门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和会商研究,深刻认识到,新时期城乡客运服务的提质升级不能循规蹈矩,必须主动求变,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把智慧交通的创新成果与城乡客运服务的各个方面、环节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进而提升城乡客运这一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三地形成改革共识后,又确定了以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客运联程服务一体化3个智慧交通着力点、连同1个政策突破点(省际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作为先行、先试领域的工作思路。
2015年2月,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牵头,会同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开始编制《深入推进京津冀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及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客运联程服务一体化、省际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等专项工作方案。《方案》经反复推敲论证、三地交通主管部门会签、交通运输部审核同意,于2015年6月正式印发。
《方案》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习近平总书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示要求为指导,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把握改革重点,凝聚发展共识,增强市场活力,旨在实现京津冀城乡客运政策协调、布局合理、资源共享、衔接高效、服务一体,并形成易推广、可复制的城乡客运发展新模式。《方案》在执行落实过程中坚持了以下原则:
——市场主导,政策引导。遵循旅客运输市场发展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协调、监督约束的作用,搭好旅客运输服务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法规标准,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组织实施。
——改革创新,率先有为。紧紧围绕京津冀城乡居民出行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深化管理机制、法规标准、审批制度、组织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发扬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把京津冀作为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