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
一 引言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国际大都市,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优越区位条件。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拥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206家A级景区、15处国家森林公园、5处国家地质公园、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有力推动了北京市旅游产业的整体提升。“十一五”时期面对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不利因素的影响,北京城乡旅游业仍逆势而上,呈现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良好发展态势,成为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重要力量。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把建成“国际一流的旅游中心城市”作为主要发展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北京市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转方式、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战略中发挥更大功能”。分析比较北京市城乡旅游经济效益,可以看出城乡旅游产业格局是否符合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游客旅游购物及餐饮消费额占旅游总收入的一半左右,分析游客旅游购物及餐饮消费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市场需求,为今后国际性旅游城市建设和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二 北京市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根据北京市旅游统计公报数据,北京市旅游总收入五年来持续递增:2010年,旅游总收入2768.0亿元,同比增长13.3%;2011年,旅游总收入3216.2亿元,同比增长16.2%;2012年,旅游总收入3626.6亿元,同比增长12.8%;2013年,旅游总收入3963.2亿元,同比增长9.3%;2014年,旅游总收入为4280.1亿元,同比增长8.0%;2015年,旅游总收入为4607.1亿元,同比增长7.6%。
北京的旅游客源市场分为入境旅游、国内来京旅游和市民在京旅游三个板块,三个板块的旅游者人次及旅游消费的发展不尽相同。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奥运的良好效应使得北京入境旅游者人数逐年递增,2011年达到顶峰,旅游外汇收入54.2亿美元,推动北京入境旅游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尽管,2012年开始入境旅游者人数略有下滑,但2012年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全球第一个以城市为主体的国际性旅游组织总部落户北京;2013年在北京香山举办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旅游”峰会上,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与联合国国际环境与健康组织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首次推出了由中国城市主导制定的世界旅游城市服务指南,首次发布了引导世界旅游城市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评价体系;2014年APEC峰会和2015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在北京举行,这些都使北京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从图1可以看出,2014年入境旅游者人次下滑幅度趋于平稳,北京市旅游委最新公布的2015年入境旅游者人次也接近420.0万,旅游外汇收入46.0亿美元,仍然高于2008年前后的水平,可以说北京入境旅游业进入新常态。
图1 入境旅游者人次统计
图2 国内外省市来京旅游与本市游客人次统计
图3 国内游客在京旅游收入统计
“十二五”期间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等相关政策的实施,使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北京作为中远程旅游者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2010~2015年,北京市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和实现旅游收入逐年稳步增长。累计接待国内其他省市来京旅游者7.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532.8亿元;北京市民在京旅游者累计4.8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16.4亿元。而“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含北京市民在京游)7.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712.9亿元。
三 城乡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结合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城市主体功能区建设,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大力构建以“一核一轴、两带十二板块”为重点的网络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东城区重点开发北京中轴旅游、京味文化旅游和国际会议等特色主题旅游产品;西城区重点开发古都文化(六海水系)旅游、现代金融商务公务旅游和都市观光旅游产品;朝阳区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和奥运旅游;海淀区以高端为引领,重点建设西北部(海淀西山)高端文化休闲旅游区,发展皇家园林游、科教体验游、商务会展游、生态休闲游和都市风情游;其他区开发各具特色的休闲度假、乡村与民俗旅游产品,旅游产业集聚发展。
(一)各区旅游业综合收入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