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农民合作社”或“合作社”)是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对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补充,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在“把农民组织起来”“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时期,是本市农民合作社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既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合作社发展规律,也要加强政策集成、完善支持措施,抓住城乡发展一体化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过程的困难和问题,着力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经营规模大、管理规范好的农民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的市场主体作用,全面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能力,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一 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
当前,本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已粗具规模。截至2014年底,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到6044家,登记注册的成员18.6万名,辐射带动农户25.3万户,占全市从事一产农户总数的近3/4。合作社经营领域覆盖了农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其中最多的是以种植业为主业,共3547家、占比58.7%,最少的是以手工业为主业,共59家、占比1%,综合性合作社287家、占比4.8%(见图1)。
合作社服务范围包含了农业生产经营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领域,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5298家、占比87.7%;以生产服务为主的374家、占比6.2%;以信息技术服务为主的201家、占比3.3%;以购销服务为主的136家、占比2.3%;以农产品加工服务为主的35家、占比0.6%(见图2)。
图1 北京市农业合作社经营主业情况
图2 北京市农业合作社服务范围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农民合作社提高了本市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促进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契合本市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一是发挥了规模经济效应,维护了农民的生产经营利益。农民合作社通过提供采购、销售服务,将单个农户小规模的采购、销售聚集起来,降低了农资采购成本,稳定了农产品销售市场。2014年,农民合作社为成员统一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23.5亿元,统一销售农产品总值62.6亿元。二是发挥了桥梁作用,改善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升了农产品生产质量。通过农民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有效地联合和组织起来,促进了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三是发挥了市场信息传递和生产引导作用。农民合作社连接了小农户与大市场,顺应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需求,完善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资源配置,调整优化了农业结构。
近年来,本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涌现出一批服务农户能力较强、经营规模较大、经营效益良好、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秀合作社。目前,全市共有区级以上示范社504家,其中市级216家(含国家级111家)、区级288家。2014年3月,发起设立了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郊区199家合作社成为首批会员,标志着本市合作社发展向提升质量、整合资源、联合发展、做大做强的方向进行转变,主要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经营领域逐步扩大
部分合作社向农业产业链一体化方向发展,进入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平谷的荣涛豌豆产销合作社投资1700万元建设了豌豆食品加工厂,年加工豌豆5000吨。密云的京纯养蜂合作社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蜂蜜加工厂,年加工销售蜂蜜2000吨。密云的奥金达蜂产品合作社与北京百花蜂产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合作社上连农户、下连加工企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
2.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部分合作社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平谷的福兴顺农机服务合作社探索创新,形成“保姆式”土地托管模式,为农户种粮提供全流程机耕服务,并发挥规模优势,为农户统一购买农业资料、销售农产品,显著提高了农户种粮的经济效益。延庆的张书安农机服务合作社发挥农机装备优势,探索出了“农户+农机合作社+秸秆用户”的残留秸秆综合利用运作模式,形成本地区玉米秸秆处理和综合利用生产模式,实现了经营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3.科技应用普遍加强
部分合作社注重引进先进农业科技,持续提高农产品质量。延庆的夏都果业合作社积极推广先进的葡萄栽培技术和新品种,聘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种植指导;延庆的北菜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