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
晴隆县是典型的石漠化山区农业县,地表干旱缺水,岩溶地貌发育强烈,生态环境脆弱是该县最大的缺点。2001年以来,面对贫困与石漠化严重的双重挑战,该县依托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科学手段,以场带户,利益共享”的运作机制,实行“草地中心+农户”、农户集体转产的模式种草养羊,以草地畜牧业科技扶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为载体,以波尔山羊、杜波羊纯种繁殖和优质杂交肉羊生产为突破口,逐步以退耕还草发展养羊代替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找到破解岩溶石漠化难题的“钥匙”,探索出一条岩溶山区种草养畜、石漠化治理和扶贫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实现生态修复与扶贫开发、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被有关专家学者称为“晴隆模式”。
截至目前,晴隆县已种植人工草地48万亩、改良草地20.5万亩,养羊50余万只,建成81个肉羊基地,11个种羊场,2个“晴隆羊”育种场,3个胚胎移植中心,210个人工授精点,筛选出适合晴隆种植的11种牧草,在全县不同海拔、不同土壤酸碱度的地区建立17万亩牧草标准化种植示范区,项目覆盖全县14个乡镇96个村(社区),受益农户1.68万户7万多人,2014年为农户创收近4亿元。
经过十余年的凝练和创新,晴隆县按照“政府推动,农户主动,市场拉动,科技带动”的思路和做法,实现养殖方式由单一散养转变为散养和舍式养殖相结合、产权由农户拥有部分产权转变为拥有全部产权、管理方式由粗放式管理向规范化管理的三个转变。
(一)政府推动
县委、县政府提出“1238”工程(即围绕100万只羊的发展目标,发展2万户以上基本养羊户,每户饲养30只左右基础母羊,养羊户年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一是组织推动。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草地畜牧业工作领导小组,乡镇、村也成立相应机构。以养殖户为主成立17个养羊协会,在5个重点养羊乡镇成立产业支部,协调和帮助农户解决养殖技术、市场对接相关问题。二是政策推动。对按标准修建羊舍的农户给予4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对购买农机具、青贮缸、兽用器械、羔羊料等进行补贴;采取政府贴息的方式帮助养羊农户贷款购买基础母羊;对2012年以来实施退耕还草的农户,给予每亩239元的补助。并整合集团帮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烟水(路)配套等项目资源,大力发展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三是制度推动。建立层层包保制度、风险金奖惩制度,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社区),逐级签订责任状,同奖同罚,层层传递压力,层层激发动力。
(二)农户主动
一是产权明晰。由县草地中心与农户的“产权共享,利润分成”转变成由政府帮助农户贷款购羊、资助建舍和种草,实现农民拥有全部产权,让养羊户从原来的为草地中心养羊转变为自己养羊。
二是效益明显。种植传统农作物亩产值仅为500元左右,种草养羊后亩产值高达2500元以上;外出打工基本只能解决吃住问题,种草养羊年均收入可达2万~3万元,不仅便于照顾家庭,还可实现就近创业就业。如晴隆县大田乡2011年大规模启动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以来,截至目前已发展养殖户613户,种植人工草地2.5万亩,羊存栏3万多只。2013年,仅明珠、新寨两个村就有4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种草养羊,由于回乡打工人员素质较高,容易接受草地畜牧业方面的知识,思路明确,在整个草地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出现“比、学、赶、帮、超”的可喜局面,户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2012年,董箐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安珍从最初的18只羊开始发展草地畜牧业,到2013年4月纯利润5000多元/月。2014年,她售出肉羊40余只,收入4万多元,纯收入2.5万元。目前存栏羊达到48只,在她的带领下,董箐村120余户农户参与种草养羊,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
马场乡马场村村民黄东良,1998年退伍回乡后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当时,该村人均年收入不到500元,一直靠种植传统的农作物养家糊口。2010年,适逢县里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他积极动员广大农户种草养羊,并率先拿出多年的积蓄,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空地修建羊圈,租用房前的稻田种植皇竹草。2011年6月,他购进88只杜波羊,开始圈舍养羊。到2012年底,共发展到206只,除留下30只外,其余全部出售,共收入28.6万元,他拿出净赚的10多万元,无偿补助村里20余户困难户修建羊舍、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