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莫迪政府大国发展战略的地缘政治考量——兼论中印战略对接的可能性
    ——兼论中印战略对接的可能性

    作者:朱翠萍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摘要:

    2014年莫迪执政后,乘大选之势积极活跃于国际舞台,重塑印度的“大国”形象,为印度在世界政坛上博得了许多关注。在国内发展方面,莫迪亦付诸实际行动,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促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速引领全球。但是,在国际格局迅速变化与安全挑战急剧上升的背景下,这些光环难以掩盖印度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难题以及地缘政治理念下的固化思维给印度走向世界带来的阻力。印度是一个“地缘政治想象”极为丰富的国家,基于地缘政治想象的战略认知一旦转换为外交政策或国务活动,其实践意义与相关影响将会得到充分体现。印度过于强调政治意图,更加关注对外经济合作中的安全问题,存在对地缘政治空间发展态势与安全环境变化的焦虑与不安,导致印度对华外交政策面临“战略困境”“合作困境”“安全困境”,对华战略总是在纠结与矛盾中选择。目前,印度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备感威胁,中印地缘政治中的矛盾相对突出。印度需要更加开放的心态。

    Abstract:

    After he came into power in 2014,Modi took the advantage of the general election to engage actively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for reshaping the Indian image of being a “great power”,which enables India to draw a lot of attention in the world politics. In terms of the domestic development,Modi also put his ideas into action by launching a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omestic economic restructuring so that India tops the world in terms of economic growth rate. However,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ly changing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and a sharp rise in security challenges,these glories are proved difficult to cover up the obstructions to India going globally due to India’s structural problems in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headstrong thinking in the geopolitical concept. India is such a country as rich in the “geopolitical imagination”. Once the cognitive strategy based on geopolitical imagination is converted into foreign policy or state activities,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related impacts will be fully reflected. Since India lays too much stress on political intentions,pays more attention to security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shows worry and anxiety about the geopolitical space development situations and the security environment changes. As a result,India’s foreign policy toward China is facing “strategic dilemma”,“cooperation dilemma” and “security dilemma”,and its chosen strategy toward China is always full of entanglements and contradictions. Currently,India feels threatened about the “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 proposed by China,which makes Sino-Indian geopolitical contradictions relatively more prominent. Therefore,India needs to have a more open mind.

    当前,无论世界将回到“地缘政治”的大国争夺之说是否有足够的依据,可以肯定的是,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国间的权力争夺正围绕地缘政治的互动与博弈展开。盛气凌人的行为、强大的技术能力、理想主义的人道理念和离经叛道的思想激荡,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成为塑造近代世界的一股力量。[1]无论是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俄罗斯的“欧亚战略”,还是印度的“东向行动战略”,都是地缘政治想象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缘政治学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逐渐衰落,但长期以来,在印度的国际战略与对外关系研究中,地缘政治学从来都不曾淡出政治家的视野,是印度发展对外关系和制定外交战略的基本理论框架。从历史上看,地缘政治理念在印度大国战略和安全考量中曾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014年5月,纳伦德拉·莫迪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大选,令世界惊叹。外界普遍认为印度选出了一位强势领导人,印度民众似乎也看到了重塑印度国际形象与重振国内经济的曙光。带着外界的瞩目以及民众的期待,这位魅力四射的强势领导人开始了他果断的执政生涯。转眼间两年过去了,其执政理念以及施政方式的确为印度的内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正在向“全球领导者”的大国目标迈进,不仅经济增速引领全球,印度的大国发展战略亦呈现新的特点,由此也对中印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印度的对外战略一直深受传统地缘政治学固有思维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地缘政治视角出发,在审视印度的地缘政治想象、战略思维与外交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莫迪的大国战略、经济战略与外交战略方面的变化,探讨了莫迪执政后对华外交政策走向以及中印战略对接的可能性。

    一 印度的地缘环境与地缘政治想象

    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以及安全挑战的急剧上升,使得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极化正在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多极化趋势助推“地缘政治”回归世界舞台,使得“地缘政治学”再度显示出强大的理论魅力;另一方面,经典的地缘政治理论包括马汉的“海权论”、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论”以及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论”,这些均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都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地理因素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权力演变中的重要地位。这些理论曾经对大国在不同时期的权力争夺与外交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一国对外战略的制定与实践。当前,地缘政治理论正在对一个国家的公共话语、集体认知和政治认同产生日趋显著的影响,成为各国研判国际形势、制定发展战略与实施对外政策的常用工具。

    (一)地缘政治的理论基础

    谁也不能否认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之于这个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性。正如汉斯·摩根索所言,“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因素显然是地理”。[2]传统地缘政治学强调国家力量的地理空间分布以及地理要素的作用,将政治权力和地理空间结合起来分析地缘政治的动态变化,进而分析如何影响一国的地缘战略。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采尔首先使用了“人类地理学”概念,把地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综合在一起,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政治地理学。20世纪初,瑞典地理学家鲁道夫·契伦倡导用地理环境来解释政治现象,开创性地提出了“地缘政治学”的概念,并以此来描述国家权力的地理基础。其中,经典地缘政治学的两大主流学派“海权论”和“陆权论”对世界政治的影响不容忽视。

    1890~1905年,海权派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相继出版了《海权论》三部曲,包括《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强调了海权对主宰一个国家乃至世界命运的决定性意义,他的著名观点是“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马汉的“海权论”曾先后成为美国、日本、德国等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陆权论”的代表人物英国的哈尔福德·麦金德则认为,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是最重要的战略区域。1904年1月,麦金德首次提出了“心脏地带论”,曾经“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世界普遍的关注。麦金德把由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