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
2014年莫迪上台后,推出了系列振兴经济、改革政府的政策措施。试图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并修正印度经济的结构偏向问题。施政两年来,莫迪政府的发展战略转型取得了一些成效:印度经济的基本面发展良好,增长率超过中国而且保持强势,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本轮印度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以及中印经济竞争是否进入转折期的广泛争论。本文通过观照印度经济发展的历史遗产,分析、总结了莫迪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其对印度经济固有问题和新问题的针对性与不足之处。由于发展战略一旦制定,将在较长时期内成为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指引,所以研究莫迪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对印度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预判分析。
PM Narendra Modi launch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revitalize economy and reform government since he came to power in 2014,and tried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orrect the structural bias of Indian economy through the supply-side revolution. Modi government’s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has brought some achievements in 2 years:the fundamentals of Indian economy show good signs,India’s growth rate has surpassed China’s and still maintains strong momentum,which caused widespread controvers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India’s growth,and whether the economic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has entered an era of transi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i government’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and the pertinence and deficiencies for inherent economic issues and emerging issues of India by contrasting and observing the historical heritage of India’s economic development. Onc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re made,it will become the direction and guidance of a country’s macr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ong term,so the study on Modi government’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ts implementation will contribute to analyzing and predicting Indi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its impact on China to a certain extent.
2015年印度经济增长率高达7.5%,自1999年以来首次超过中国,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目前来看,舆论和学界主要关注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本轮的印度经济增长是否具有长期可持续性。主要争议在于,印度经济能否摆脱周期性增长波动?印度经济增长的主因是不是莫迪政府施政得当?印度能否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二是中印发展竞争是否已经出现转折。争议问题主要有,印度经济增长率是否真的超过了中国?中长期内印度的经济总量能否超过中国?是否需要重新评估中印不同的发展战略模式?本轮经济增长能否提高印度的国际经济能力,从而对中国的“一带一路”规划产生影响?由于莫迪政府上台仅两年时间,此时对其改革成败做定论为时尚早,只能在宏观面上对其执政前景做出某些预判。本文选择从战略角度出发,通过观照印度经济发展的历史遗产,分析、总结了莫迪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其对印度经济固有问题和新问题的针对性与不足之处。由于发展战略一旦制定,将在较长时期内成为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指引,所以研究莫迪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对印度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预判分析。
一 1947~2013年:印度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成效
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综合一国之力实施的经济发展方略。由于战略的概念过于宏观和抽象,大多数学者将经济发展模式或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走向等同于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本文借鉴企业发展战略的概念,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定义为:一定时期内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管理机制的重大选择、规划和策略。使用该表述,有利于对政府的经济管理活动和治理偏好进行有重点的观察。
基于以上概念,本文对印度独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印度没有以报告形式正式发布的经济发展战略,其战略内容主要从领导人的治国思想与实践、历届政府的竞选纲领与施政纲要以及“五年计划”和年度财政预算等文件、报告中梳理、总结得出。虽然政府更迭频繁,但印度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执行只有几个阶段性变化。本文将从各阶段的战略方向、发展重点、经济体制、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印度经济发展战略的建立和转型进行研究。
(一)印度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界定
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其经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战略的建立和转变,印度经济的发展方向、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模式也随之调整、改革或转变。从文献看,大多数研究把独立后的印度经济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即以1991年分界划为改革前、改革后两个阶段。另一种分类是将印度经济分为三个发展期,即1947年到20世纪70年代的严格管制期、80年代的部分改革期,以及90年代之后的根本改革期。还有一种更具体的四阶段分类,即1947~1955年的经济恢复期、1956~1980年的经济半管制期、1981~1990年的经济调整期,以及1991年以来的经济改革期[1],这种分类显然更利于深入研究印度经济战略的演进。此外,2014年5月以来的莫迪政府执政期是否算印度经济战略转型的新时期,则是当下和一定时期内必然会存在争议和讨论的问题。
(二)印度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
印度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恢复期已具雏形,在经济半管制期逐渐成形,经过短时期调整后于1991年开始了缓慢改革,迄今未能完成彻底的转型。
1.印度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尼赫鲁发展战略模式
从经济恢复期(1947~1955年)到经济半管制期(1956~1980年),印度的初始经济发展战略开始成型。该战略模式的内容,主要源于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治国理念,因而被称为“尼赫鲁发展战略模式”,或“尼赫鲁-马哈拉诺比斯模式”。[2]
根据尼赫鲁的思路,印度选择了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国家经济。1955年国大党阿瓦迪年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决议》阐明了这一点,“在这个社会里,主要的生产资料为社会所有或为社会所控制,生产应逐步发展,财富应公平分配……全民的任务是建立福利国家和社会主义的经济”。
为建设社会主义类型社会,印度政府进一步确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即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自力更生。[3]在国民经济管理层面,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51年),采取以指令性计划为主、允许市场与计划共同发挥作用的“混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