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
2015年,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5周年为契机,市城市管理局将2015年确定为城市管理的“服务行动年”,着眼全局,注重实干,主动作为,改革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 2015年深圳城市管理的主要举措及亮点
2015年,深圳城市管理完成100项服务行动计划,使“服务至上、精益求精”的城管工作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从试点转入全市铺开,一批垃圾处理设施得到改造提升;园林绿化稳居国内前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森林覆盖率4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8平方米,“公园之城”建设初具规模,建成绿道2400公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市容秩序、城市照明和灯光环境建设等各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着力“打基础、利长远”,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东部环保电厂、老虎坑三期、妈湾生态园三大垃圾焚烧厂的建设项目已经落地,正在按计划推进。盐田垃圾焚烧厂整体改造提升方案也已完成。随着这几大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和改造工作的实施,长期困扰深圳市的“垃圾围城”问题将有望得到重大缓解。二是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从试点转入全市全面推行,出台并正式实施《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印发了具体实施方案(2015~2020年)。特别是在资源回收、源头减量和分类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全市共有706个物业小区开展了3000多场“资源回收日”活动,O2O分类回收平台“回收哥”正式上线,聘请了王石等首批15位推广宣传大使,营造了垃圾分类减量的良好氛围。三是全面推广垃圾密闭化收运模式,大力整治垃圾收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生活垃圾密闭化水平显著提高。四是深入开展“垃圾不落地,深圳更美丽”行动,罗湖东门街道的试点经验在全市推广,大梅沙、梧桐山、莲花山等区域开展“撤桶计划”,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市25个国家卫生镇的复审确认。
(二)着力“提品质、惠民生”,城市园林与环境优化美化形成特色
一是加快打造“公园之城”。把公园建设纳入市政府的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了67个社区公园建设,以及4个市属公园的改造提升,目前全市各类公园总数已达到911个。二是突出公园特色化建设和服务品质提升。全市公园“一园一特色”规模进一步扩大,除人民、洪湖、东湖、园博园、莲花山公园等已有特色外,笔架山的毛杜鹃、羊台山部九窝的市花勒杜鹃等特色园林景观也开始形成。同时,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公园文化节,为市民提供了高品位的公园文化大餐。三是进一步完善绿道服务网络。建成了“深圳湾滨海骑行”“梧桐山休闲健身”“盐田梅沙观海”等一批精品绿道,全市已经建设连通277个公共目的地,使绿道景观和市民休闲健身融为一体。四是大力推广立体绿化。出台了立体绿化建设和管理技术标准,指导和推动各区打造立体绿化示范与样板,鼓励建筑物业主自行开展屋顶绿化改造,全市共完成立体绿化项目75个,其中,市民参与的“最美阳台”建设成为新亮点。
(三)着力“抓保护、建标准”,生态环境管理呈现稳中向好局面
一是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完成了《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修编和全市城市绿化资源普查工作,全市共抚育生态景观林带365.05公里、面积85980.15亩,58.4万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同时,大力开展自然生态教育,创建了4个自然教育中心和一批自然学校。二是积极争取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定额指标。2015年底追加下达林地定额指标180公顷,通过省林业厅审核的项目35个,有力地保障了深圳市全年建设项目使用林地需求。三是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1‰,远低于1‰的控制目标。四是加强城市绿化标准化、精细化建设。完成了道路广场花卉布置、道路绿化建设经费标准、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指引等6类城市绿化标准编制,并在福田区等6个区组织108家企业开展绿化管养精细化试点,为全市全面推广绿化管养精细化积累了经验。同时,扎实推进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筹备工作,已经形成了大会总体策划方案。
(四)着力“破难题、补短板”,市容环境管理薄弱环节得到明显改善
一是全力治理市容秩序“顽疾”,打响综合执法攻坚战。从2015年9